阛阓西风里,空城犬吠幽。
早潮知月落,孤枕识江秋。
名尽宜禅悦,神閒胜远游。
池光资枣柳,邻火照山楼。
阛阓西风里,空城犬吠幽。
早潮知月落,孤枕识江秋。
名尽宜禅悦,神閒胜远游。
池光资枣柳,邻火照山楼。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深沉的城市景象。诗人彭孙贻在阛阓西风中漫步,感受到空城中的犬吠声格外幽远。早潮与月落的自然现象交织,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孤枕独卧,江水的秋意悄然入梦,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情感氛围。
“名尽宜禅悦,神閒胜远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他认为,名声与繁华不如内心的平和与自在重要,禅悦与闲适的生活状态更能带来心灵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池光资枣柳,邻火照山楼”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池水映照着枣树和柳树的倒影,邻家的灯火照亮了远处的山楼。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