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槐庭簉室仙逝》
《挽槐庭簉室仙逝》全文
清 / 陈瑚(沧玉)   形式: 古风

小宋风流亦足多,八年华烛伴娇娥。

红尘谪满瑶池去,碧海青天唤奈何。

玉镜台前小照陈,凭君重见李夫人。

月痕花影分明在,不用丹青为写真。

美人无寿古今怜,谁乞娲皇补恨天。

毕竟文箫休怨别,彩鸾原是蕊珠仙。

悼亡词谱断肠声,密誓凭肩忆旧情。

寄语韦郎珍重好,玉箫缘分望来生。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已故配偶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首句“小宋风流亦足多”,借宋代风流人物的典故,暗喻逝者生前的风雅与魅力。接着,“八年华烛伴娇娥”一句,以八年相伴的时间长度,强调了两人情感的深厚与长久。

“红尘谪满瑶池去,碧海青天唤奈何”两句,运用神话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离世感到无可奈何的悲痛。瑶池与碧海青天,象征着超脱世俗的仙境,暗示逝者已远离尘世的苦难,但生者却难以释怀。

“玉镜台前小照陈,凭君重见李夫人”中,“玉镜台”与“李夫人”分别借用了古代美女的典故,表达了希望逝者如李夫人般美丽永恒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再次见到爱人的美好期待。

“月痕花影分明在,不用丹青为写真”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痕迹,如月痕与花影,来表达对逝者形象的深刻记忆,认为这些自然之美足以替代人为的画像,强调了记忆中的美好比任何艺术作品都更为生动。

“美人无寿古今怜,谁乞娲皇补恨天”则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无法挽回命运的无奈。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深深哀悼。

“毕竟文箫休怨别,彩鸾原是蕊珠仙”两句,通过文箫(可能指乐器或文人雅事)和彩鸾(传说中的神鸟),暗示了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灵魂或许已化作仙界之物,给予了一丝安慰与解脱。

“悼亡词谱断肠声,密誓凭肩忆旧情”则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悼念亡妻,并通过回忆两人之间的密誓与旧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最后,“寄语韦郎珍重好,玉箫缘分望来生”一句,寄语韦郎(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其他读者),希望珍惜眼前人,同时也表达了对来生再续前缘的美好愿望,充满了对逝者永恒的爱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与对美好爱情的永恒追忆。

作者介绍

陈瑚(沧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荔枝诗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0)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疏拙自沉昏,长安岂是村。
春非闲客事,花在五侯门。
道僻惟忧祸,诗深不敢论。
扬雄若有荐,君圣合承恩。
旧论已浮海,此心犹滞秦。
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
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
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0)

符亭二首

符亭之地雅离群,万古悬泉一旦新。
若念农桑也如此,县人应得似行人。
山如巫峡烟云好,路似嘉祥水木清。
大抵游人总应爱,就中难说是诗情。

(0)

彭门解嘲二首

呜呜吹角贰师营,落日身闲笑傲行。
尽觉文章尊万事,却嫌官职剩双旌。
终休未拟降低屈,忽遇还须致太平。
频上水楼谁会我,泗滨浮磬是同声。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0)

柳枝词五首

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
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
晴垂芳态吐牙新,雨摆轻条湿面春。
别有出墙高数尺,不知摇动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楼,因挂垂杨立地愁。
牵断绿丝攀不得,半空悬着玉搔头。
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
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0)

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

枨枨山响答琵琶,酒湿青莎肉饲鸦。
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