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舟言怀·其一》
《发舟言怀·其一》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丛花三月重,百戏一村喧。

静者那同俗,兹焉遂出门。

路纡思逐鸟,吟断待呼猿。

已得无穷意,当为别后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乡村的热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丛花三月重”以“重”字生动地展现了三月繁花盛开的盛况,仿佛花朵在春风中重新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百戏一村喧”则通过“喧”字,形象地描绘出村中各种表演活动的热闹场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欢愉的心情。

“静者那同俗,兹焉遂出门”两句,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这里的“静者”指的是那些追求心灵宁静的人,他们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选择离开尘嚣,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兹焉遂出门”,则表明诗人自己也踏出了这一步,决心走出喧嚣,去追寻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下来的“路纡思逐鸟,吟断待呼猿”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游走与思考。他似乎在追逐飞翔的鸟儿,思绪随着它们的飞行轨迹而飘荡;同时,他期待着猿猴的呼唤,或许是在倾听自然的声音,寻找心灵的共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林间的情景,更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已得无穷意,当为别后言”两句,总结了诗人在这次出行中的感悟。他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无尽的意趣与启示,这些体验和思考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与人分享。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深刻感受,也暗示了他愿意将这份美好与他人共赏的意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乡村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越表面繁华、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

二庭追虏骑,六月动周师。

庙略天人授,军麾相国持。

复言徵二妙,才命重当时。

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

云迎出塞马,风卷度河旗。

计日方夷寇,旋闻杕杜诗。

(0)

赠史脩文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

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

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

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

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

曩游尽骞翥,与君仍布衣。

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

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0)

寄浙西李判官

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

直道莫抛男子业,遭时还与故人书。

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

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0)

寄宣州郑谏议

大夫官重醉江东,潇洒名儒振古风。

文石陛前辞圣主,碧云天外作冥鸿。

五言宁谢颜光禄,百岁须齐卫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过庭交分有无同。

(0)

园官送茶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

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

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0)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誇。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