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松下奏笙簧,枕石閒眠白昼长。
飒矣不知三伏日,冷然如洒万峰霜。
徂徕自是乘凉地,河朔休誇避暑觞。
借问秋声谁善赋,大夫高韵叶清商。
风生松下奏笙簧,枕石閒眠白昼长。
飒矣不知三伏日,冷然如洒万峰霜。
徂徕自是乘凉地,河朔休誇避暑觞。
借问秋声谁善赋,大夫高韵叶清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松林间微风轻拂,仿佛吹奏着笙簧之音,诗人枕石而眠,享受着悠长的宁静时光的画面。诗人通过“不知三伏日”与“如洒万峰霜”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舒适。接着,诗人以徂徕山为背景,赞颂其为避暑佳地,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凉爽氛围。最后,诗人提出疑问,询问谁能像大夫一样,以高雅的韵律赋出秋声之美,巧妙地将季节转换的诗意融入其中。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理想。
破新正春到,五叶尧蓂,弄芳初秀。
剪彩然膏,灿华筵如昼。
家庆图中,老莱堂上,竞祝翁遐寿。
喜气欢容,光生玉斝,香霏金兽。
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
解组归来,访渔樵朋友。
华发苍颜,任从老去,但此情依旧。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几重浓云泼黑墨,数点疏雨飞的皪。
桃花李花红更白,不觉东风扫踪迹。
深山绿暗新树密,悬崖倒挂春空碧。
泉声泻出万霹雳,长虹飞过三百尺。
蹇驴倒骑回语客,目端春事俱可识。
茅舍敲门倾琥珀,古寺击鼓非玉食。
我今已饱天工力,风吹浮云露白日。
崎崄不复厌登陟,高处更穷低处逼。
下瞰群峰五顽石,回首一笑天地窄。
兴来策杖绕山侧,窦深岩远不可侧。
相思涧边酌寒滴,一抹暝烟壮山色。
寻真不见空回忆,使我伤今复伤昔。
道人山房遍幽历,醉里疑从仙籍谪。
钧天广乐梦中得,更问腾空好消息。
愁红飞眩醉眼。日淡芭蕉卷。
帐掩屏香润,杨花扑、春云暖。啼鸟惊梦远。芳心乱。
照影收奁晚。画眉懒。微醒带困,离情中酒相半。
裙腰粉瘦,怕按六么歌板。帘卷层楼探旧燕。肠断。
花枝和闷重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