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泛黄湾艇,东南亦巨观。
谁还工鼓瑟,那复庆弹冠。
兴薄孤烟迥,谈狂六合宽。
自来幽适地,鱼鸟尽交欢。
曾泛黄湾艇,东南亦巨观。
谁还工鼓瑟,那复庆弹冠。
兴薄孤烟迥,谈狂六合宽。
自来幽适地,鱼鸟尽交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遣怀和丫山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泛舟于黄湾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首句“曾泛黄湾艇,东南亦巨观”以“泛艇”开篇,生动展现了诗人乘船游历的场景,将黄湾的壮丽景色比作东南的壮观景象,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着,“谁还工鼓瑟,那复庆弹冠”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里“工鼓瑟”、“庆弹冠”分别出自《史记》中的典故,原指音乐与服饰的盛况,此处借以表达对往昔生活情趣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环境的不满或失落感。
“兴薄孤烟迥,谈狂六合宽”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豁达。孤烟在广阔的天地间显得渺小而遥远,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感;而“六合宽”则展现出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豁达心态,即使内心孤独,也能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一切。
最后,“自来幽适地,鱼鸟尽交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幽静之地,鱼儿与鸟儿共处一堂,一片和谐欢乐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
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
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
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适贺一枝新,旋惊万里分。
礼闱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
遥知倚门处,江树正氛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