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春雨碧澄澄,罗袖生寒若不胜。
花下冶游谁氏子,绿衣年少住安陵。
琐窗春雨碧澄澄,罗袖生寒若不胜。
花下冶游谁氏子,绿衣年少住安陵。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青楼曲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闺阁景象。"琐窗春雨碧澄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轻柔地洒在雕花窗户上,使得整个室内显得清新而宁静,雨水的碧绿透出一种静谧之美。"罗袖生寒若不胜",通过描写女子的罗袖感受到微寒,暗示了她内心的敏感与孤独,仿佛连衣袖都承受不住这春寒,增添了画面的女性化和情感色彩。
"花下冶游谁氏子,绿衣年少住安陵",这两句则转向了窗外的场景,描绘了一个身着绿色衣服的少年在花丛中游玩的情景。"冶游"一词暗示了少年的轻浮或放纵,与闺阁内的女子形成对比。"绿衣年少"形象生动,让人想象出一个青春活力的形象,而"住安陵"则点出了地点,可能暗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春雨、闺房、花下少年等元素,展现了明代社会中闺秀与外界的微妙联系,以及她们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臣工壅主泽,万姓苦如焚。
怨气干天怒,重罚夺良臣。
譬如家有谴,贤子应邅迍。
有士颈如雪,一朝系黑组。
一组活万人,巨珰亦去楚。
木械更不恶,木械真有灵。
能令三湘众,滂沱涕泗横。
能令夏畦子,忸怩颜可憎。
能令忠烈士,芳名齐岱恒。
亦或唁其忠,亦或贺其祸。
烈士意如何,脉脉不可揣。
引袂时掩饰,吾君那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