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嗟何至,清吟幸可酬。
独怜盈把色,掇取一篱秋。
制枕功偏永,缄书意更幽。
骚人歌令德,兰蕙本同流。
浊酒嗟何至,清吟幸可酬。
独怜盈把色,掇取一篱秋。
制枕功偏永,缄书意更幽。
骚人歌令德,兰蕙本同流。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对菊十首和鲁南(其七)》描绘了诗人面对菊花时的情感与感悟。首句“浊酒嗟何至”,表达了诗人借浊酒排遣心中愁绪,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接着,“清吟幸可酬”则转而赞赏自己能够以诗歌来抒发情感,聊以自慰。
“独怜盈把色”描绘了满把菊花的鲜艳色彩,诗人独爱这秋天的丰收之景,寓含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掇取一篱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采摘菊花的动作,寓意着对时光与美好的珍视。
“制枕功偏永”一句,将菊花用于制作枕头,暗示其长久耐用,暗喻诗人希望借此留住岁月的美好记忆。“缄书意更幽”则借菊花寄托书信,表达更深沉的情感,意蕴深远。
最后两句“骚人歌令德,兰蕙本同流”,以“骚人”自比,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如同兰花、蕙草一样,都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与菊花一样的品性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深喜爱,以及借物抒怀的人生感慨。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
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
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
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
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孔子不到秦,右军念西岷。
剑关铁岭江,与世隔红尘。
天亦惜秘境,我岂世间人。
天上紫微郎,笔端演丝纶。
跨象桂林郡,骑鲸芙蓉津。
五岭与三峡,缘云蹑星辰。
忆公玉帐初,草木生华春。
豢龙赤城家,长生定前身。
扁舟载西子,五湖浮海滨。
莫作去来想,雪山轻重均。
况从尺一招,甘泉问鬼神。
庙谟蓍龟旧,鼎味桃李新。
虞衡备编载,我亦愿卜邻。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郡斋冷秋菰,饭客比僧供。
如何齑盐厨,便谓酒肉梦。
此间百战场,肥瘠较轻重。
霜花气未暖,冰澌砚含冻。
窗梅眩书灯,厌听晓角弄。
乡心竞节物,椒盘已可颂。
一堂元祐师,翠竹忍留凤。
取材有成约,浮海谁与从。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书,为记小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