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新晴带薄寒,主人饮客出城关。
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
春水断桥芳草碧,晓风啼鸟落花闲。
囊中诗句壶中酒,何必仙人大小还。
天色新晴带薄寒,主人饮客出城关。
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
春水断桥芳草碧,晓风啼鸟落花闲。
囊中诗句壶中酒,何必仙人大小还。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出游的清新景象和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追思古人的情趣。首句"天色新晴带薄寒",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天气,微带着一丝凉意,为春游增添了别样的风味。"主人饮客出城关",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出城游玩的轻松氛围跃然纸上。
"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诗人提及兰亭的雅集和对古代贤人的凭吊,暗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缅怀。"春水断桥芳草碧,晓风啼鸟落花闲",这两句通过描绘春水、断桥、芳草、晓风、啼鸟和落花等意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最后两句"囊中诗句壶中酒,何必仙人大小还",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认为诗酒相伴的生活就足以媲美神仙般逍遥自在,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游为背景,融景色描绘、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于一体,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洛阳九老图中,当时司马年犹小。
争如今夕,举杯相劝,十人齐寿。
已幸同庚,何分雌甲,本无多少。
但有头可白,无愁可解,只如此、都赢了。
庆礼十年还又,更十年、依前难老。
尽教百岁,做人高祖,见孙白首。
却要从今,探梅脚健,看山眼好。
赖天公,顿得东园长在,陪歌陪酒。
尝闻子美清江曲,日典春衣耽美禄。
又闻太白游长安,市上熏熏醉眠熟。
风流国里太平时,处处红楼漾酒旗。
王孙公子恣行乐,繁弦脆管相追随。
谁知寥落天涯客,笠顶清风杖挑月。
芒鞋踏遍山水雄,奋身欲入黄金阙。
方嗟萧索向西园,刮面寒风雨涨天。
回头忽喜黑衣至,急破红泥倾数船。
虽无皓齿歌金缕,也扫新诗狂欲舞。
儿童拍手笑拦街,应怪吴侬喜如许。
长江波浪卷银山,去去仍悲道路难。
只凭一醉进未得,更借高风吹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