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芗林秋露。胜却诸天花雨。
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参取。参取。
滴滴要知落处。
谁识芗林秋露。胜却诸天花雨。
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参取。参取。
滴滴要知落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谨的《如梦令·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谁识芗林秋露",这里“芗林”指的是芦苇丛生的水边之地,“秋露”则是秋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清晨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而“谁识”则显示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只有诗人才真正理解这份美。
"胜却诸天花雨",“花雨”通常指的是春天落下的花瓣,这里比喻为天上的细雨。诗人用“胜却”一词来形容芗林秋露的美丽,不仅超过了普通的自然景象,甚至胜过了神话中的仙境。
"休更觅曹溪,自有个中玄路",这里“休更觅曹溪”劝诫自己不再去追寻外在的名山大川(曹溪),因为诗人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有个中玄路”。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回归内心的哲思。
"参取。参取。滴滴要知落处",“参取”可能是指对自然之美的品味和领悟,而“滴滴要知落处”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秋夜中露珠滴落的声音,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深刻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高度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岁当作噩律始催,杓携龙角星纪回。
祥云下覆穷九垓,帝车御极云旗排。
夜色清润明三台,昴精叱驭天上来。
上帝欲遣清风埃,汉家双阙高崔嵬。
日趋龙尾朝蓬莱,父师有鼎调盐梅。
公赞庙画众允谐,龙颜一笑天欢咍。
虎皮蒙甲卷不开,白玉彫俎尊有雷。
五风十雨无烟霾,爟火夜上通天台。
礼成一代谁可偕,功高欲报帝所怀。
大用永配德与才,寿庙祝之言可该,拍肩俱愿齐洪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