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避寇二首·其二》
《次韵避寇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宦游成屡却,戎垒怅频遭。

闻诏趋吴会,经途事董逃。

心期纾国难,力欲挽人豪。

漂泊多危涕,真成失木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的《次韵避寇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宦游在外,多次遭遇战乱,不得不躲避寇贼的艰难生活。诗人在听到朝廷诏令后,决心前往吴会,但途中充满了危险,他深感无力挽救人豪,内心充满忧虑和无奈。

“宦游成屡却”,表达了诗人多次在仕途上遭遇挫折,被迫返回现实的无奈。“戎垒怅频遭”,则描述了诗人频繁地遇到战争和军事行动,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闻诏趋吴会,经途事董逃”,说明诗人响应朝廷号召,前往吴会,但途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心期纾国难,力欲挽人豪”,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苦难的关切,以及想要帮助他人、扭转局势的决心。“漂泊多危涕,真成失木猱”,最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漂泊中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如同失去了依靠的猴子,在风雨中挣扎。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复杂心情,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杂咏·其六

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

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

(0)

祝栖老和尚七十有一

我岁乙酉夏,师年丙戌春。

所争九个月,同作七旬人。

老宦曾何补,名僧自有真。

鼎湖山月白,为照劫灰尘。

(0)

刘君堂前紫菊忽生黄花三朵萧君为索赠·其一

数朵东篱画不如,百灵移植重吹嘘。

坐令王母金光草,飞入仙人紫雾裾。

(0)

冬日集梅花下限韵

山深岚气晚初寒,嘉会传觞兴未阑。

隐映玉人花共见,凄霏雪片酒同看。

幽情别有香中韵,淡月闲牵梦里欢。

为报词人莫轻掷,春光容易怨凋残。

(0)

端阳后二日何瑞虞龙周勚何龙友诸子过集紫芝园同家霞举幼度桢卿有开文度分赋席上赋四首·其三得醒字

风前谁送蕙兰馨,散帙松窗昼不扃。

尘里共怀荆玉白,句中如见楚山青。

才因倚马人争避,酒为催诗客易醒。

真信古来名士业,只教醇酒与骚经。

(0)

伯襄太史携同似公赞夫代骧定国再过观梅时梅先开者飘落几尽止从山畔得一株太史方惘然不知梅开近皆两度也此事已三年矣是在梅花主人为之纪事·其二

若问梅花事,年来异往年。

每从千树里,争报几枝先。

间发暂前度,繁开仍后缘。

芳心君未了,看取季冬前。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