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击碎流光,回肠一霎难寻旧。
芳华消尽,凉蟾何意,半垂疏柳。
飞叶恨惊,凝云愁结,重重还又。
怆秋宵寥廓,夜虫凄楚,伤心几回低首。
盼望音容永绝,断肠祗剩文如绣。
横烟拂■,征鸿将度,月寒花皱。
斜日衔江,围山欹陌,昔年时候。
痛而今、泪与江流,总向西风同奏。
空明击碎流光,回肠一霎难寻旧。
芳华消尽,凉蟾何意,半垂疏柳。
飞叶恨惊,凝云愁结,重重还又。
怆秋宵寥廓,夜虫凄楚,伤心几回低首。
盼望音容永绝,断肠祗剩文如绣。
横烟拂■,征鸿将度,月寒花皱。
斜日衔江,围山欹陌,昔年时候。
痛而今、泪与江流,总向西风同奏。
这首《水龙吟》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开篇“空明击碎流光”,以“空明”二字描绘出一种清冷、透明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哀愁被瞬间击破,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回肠一霎难寻旧”,紧承上句,表达了一种瞬间的恍惚与对过往的追忆,但这种回忆却难以触及,如同回肠百转,却找不到往日的踪迹。
“芳华消尽,凉蟾何意,半垂疏柳。”三句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界的变迁,芳华逝去,月亮似乎也带着凉意,垂下的柳条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接下来,“飞叶恨惊,凝云愁结,重重还又”,通过描写落叶和乌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仿佛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令人无所适从。
“怆秋宵寥廓,夜虫凄楚,伤心几回低首。”诗人将自己置于秋夜的广阔天地中,夜虫的凄楚叫声,让人心生悲凉,多次低头,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盼望音容永绝,断肠祗剩文如绣”,表达了对失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即使音容笑貌已成绝响,也只能在文字中寻找一丝慰藉。
“横烟拂■,征鸿将度,月寒花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横烟拂过,大雁即将南飞,月色寒冷,花朵似乎也皱起了眉头,这一切都充满了离别的意味。接着,“斜日衔江,围山欹陌,昔年时候”,斜阳映照江面,群山环绕,陌上行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某个时刻,但这一切都已不再。
“痛而今、泪与江流,总向西风同奏。”结尾处,诗人直抒胸臆,面对如今的痛苦,泪水如同江水般奔腾不息,最终汇入西风之中,与之共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