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襄太史携同似公赞夫代骧定国再过观梅时梅先开者飘落几尽止从山畔得一株太史方惘然不知梅开近皆两度也此事已三年矣是在梅花主人为之纪事·其二》
《伯襄太史携同似公赞夫代骧定国再过观梅时梅先开者飘落几尽止从山畔得一株太史方惘然不知梅开近皆两度也此事已三年矣是在梅花主人为之纪事·其二》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若问梅花事,年来异往年。

每从千树里,争报几枝先。

间发暂前度,繁开仍后缘。

芳心君未了,看取季冬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不同年份的变化与独特之美,以及梅花开放时间的不确定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从稀疏到繁盛再到凋零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主人的敬意。

“若问梅花事”,开篇即以设问引入主题,引人思考梅花的生长与变化。接下来,“年来异往年”点明了梅花每年都有不同的面貌,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和生命的无常。

“每从千树里,争报几枝先。”描述了梅花在众多树木中率先绽放的情景,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勇敢。接着,“间发暂前度,繁开仍后缘。”则描绘了梅花开放的不规律性,有时先于其他花朵开放,有时又滞后于它们,体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

“芳心君未了,看取季冬前。”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美好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梅花主人的感激之情。这里的“芳心”不仅指梅花的香气,也暗含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希望读者能够欣赏并珍惜这种精神,同时感谢梅花主人为记录这一特殊事件所付出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杨柳枝送沈自成之武康县丞五首·其四

阖闾城外柳飞花,骑马之官驿路斜。

此去绿阴应满县,风流元不属陶家。

(0)

山乐官寄野斋

山乐官,山乐官。

尔为灵凤典音乐,想尔废职来考槃。

莫厌山中多寂寞,山中无事忘忧乐。

晓窗睡起春昼静,听尔幽情如有托。

山乐官,山乐官。

纵令致汝百鸟前,此声此曲终难传。

(0)

送天竺僧还乡

月冷云深天上寺,桂花千树绕楼台。

归时若对閒人说,莫道身从月里来。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三七

默成用密,智空理得。

历代祖心选同科,三世佛口闲挂壁。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三

眉目岩岩,身心静恬。万机自息,一默谁参。

虚空兮霁云卷谷,清白兮夜月濯潭。

春入丛林兮谩道化工百亿,神游浩劫兮底意真超二三。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一六

颠毛衰薄,春山雪作。胸襟疏豁,海门潮落。

眉棱高而眼深,鼻筒直而口阔。

幽灵绝待兮曾传祖祢之芳,谷神不死兮似得仙家之药。

相逢别峰,弹指开阁。

憨皮袋截巷拦街,臭骨头填沟塞壑。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