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唐寅溪山渔隐图》
《题唐寅溪山渔隐图》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或憩溪亭或漾舟,竿丝原不为槎头。

底须姓氏询张孟,总是人间第一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亭之憩、泛舟之乐的情境。首句“或憩溪亭或漾舟”描绘了人物在溪边亭中休憩,或是轻舟荡漾于水面的悠闲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接着,“竿丝原不为槎头”一句,巧妙地将垂钓的竿丝与古代传说中的槎头相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不追求名利,只愿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

“底须姓氏询张孟,总是人间第一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真正高雅人士的认同。他认为,真正的雅士并不需要通过姓名来彰显身份,他们本身就代表着人间最卓越的一流。这不仅是对唐寅画作中所体现的隐逸精神的赞美,也是对那些能够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人们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月岩·其三

常时百步马先疲,今日岩前故不迟。

回首兔宫犹未远,会须千里巧相随。

(0)

句·其二

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仙桂阿谁无。

(0)

重修圣济院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馀里。

有僧来问余,借问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见之蹙然喜。

叙余语未既,省记到山始。

屋庐今何如,旧者存有几。

一别十八年,再见复在此。

僧云今胜前,百蠹费更理。

昔茅塞蹊径,今道平如砥。

昔门不容盖,今可驷结轨。

昔堂地一坳,今去天尺咫。

翚飞两庑列,翼从万瓦起。

古殿布丹雘,云龛照青紫。

临流地宽旷,一带碧清泚。

竹院密回环,松关秀两峙。

峰峦对青眼,泉石洗幽耳。

最上两龙湫,层崖状奇诡。

水旱凡祷祈,响答应甚迩。

载念此招提,明禅祖基址。

传灯焰不续,老子心所耻。

庄严七宝界,因果非偶尔。

问余求篇题,以为岁月纪。

余老书最拙,况在尘箠里。

欲到身未能,欲辍请未已。

忽然若天会,拈笔书满纸。

大空一浮沤,无成亦无毁。

广阔包八荒,敛藏归一指。

道足满须弥,意合在稊米。

幻成如是观,佛亦不在是。

虚空白且光,澄波静无滓。

四山时出云,一月照彻底。

天开道门庭,不断佛种子。

心地日杲杲,光照千万祀。

(0)

董奉山

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

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

座上山川疑改旧,林中僧行尽长年。

我来寄宿应怀古,始信乡民不妄传。

(0)

句·其一

闻道新文能入样,相州红缬鄂州花。

(0)

罗敷媚/采桑子·其二

芙蓉不借韶华助,故著缃黄。宿面留妆。

不出寒花只暂香。伤春不尽悲秋苦,落蕊浮觞。

知在谁傍。一笑盈盈百种芳。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