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楞严寺》
《楞严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净土庄严外,阿兰出世间。

大千分色界,不二泯河山。

喻法青莲现,翻经白马还。

金人缄石室,铜掌出禅关。

花散香云盖,天低满月颜。

楞伽无一字,妙湛总成间。

五叶空相辩,干函尽可删。

欲投方丈室,壁观掩双环。

(0)
鉴赏

这首诗《楞严寺》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楞严”为题,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佛法的深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联“净土庄严外,阿兰出世间”,开篇即点出寺庙的神圣与超凡脱俗,将读者引入一个超越世俗的清净世界。接着,“大千分色界,不二泯河山”两句,通过“大千”、“色界”、“不二”、“河山”的对比与融合,表达了宇宙万物在佛法面前的统一与和谐,暗示了佛法的广大与包容。

“喻法青莲现,翻经白马还”两句,以“青莲”和“白马”为喻,分别象征佛法的纯洁与智慧,以及佛经的传播与传承,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与敬仰。

“金人缄石室,铜掌出禅关”描绘了寺庙内庄严的景象,金人(可能指佛像)静默于石室之中,铜掌(可能象征着禅定的标志)引领人们进入禅修的境界,体现了修行者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

“花散香云盖,天低满月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花香弥漫,如云覆盖,天空低垂,满月映照,这一切都仿佛是佛法的显现,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楞伽无一字,妙湛总成间”一句,借用楞伽山的典故,强调佛法的微妙与深远,即使没有言语,其智慧与真理也无所不在,充满了神秘与深邃。

“五叶空相辩,干函尽可删”通过“五叶”与“干函”的比喻,表达了对佛法教义的深入探讨与理解,认为在佛法的真理面前,一切外在的理论与解释都可以被简化或删除,凸显了佛法的直接与本质。

最后,“欲投方丈室,壁观掩双环”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佛法、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通过“方丈室”与“壁观”的意象,展现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楞严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佛法的深邃,更传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予宿石门清不能寐其所闻者野雉之鸣涧水之声而已因成一绝

空翠侵人睡不成,夜深惟有野鸡鸣。

翻怜车马明朝发,坐听潺潺涧水声。

(0)

宿华州

历览河山喜胜游,暂停笳鼓宿名州。

壮怀顿觉添诗思,不省尘埃客里愁。

(0)

赞十四首·其十四惠考继妃嵇氏

粤膺妙选,继佐先王。宠颁册命,恩礼殊常。

尊崇二纪,宫壸重光。四旬薨逝,附葬原冈。

(0)

渊明归庄图

萧然一室近南山,五柳春风尽日閒。

归去有辞传信史,至今清节在人间。

(0)

怀仙吟·其十

水晶台殿晃晴光,云母屏开夜月凉。

两两素娥乘白凤,桂花香里舞霓裳。

(0)

秋夜·其一

月满西楼户半开,晚风黄叶走空阶。

偶然得句高歌处,肯为悲秋恼壮怀。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