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二》
《咏史·其二》全文
宋 / 陈耆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赤族诚非汉道洪,违时贾祸亦缘公。

最怜老却从陈豨,不道先曾辟蒯通。

(0)
注释
赤族:指满门抄斩的罪行,古代对叛逆者的惩罚。
汉道:指汉朝的正道或统治理念。
违时:违背时势,不合时宜。
贾祸:招致灾祸,引来麻烦。
陈豨:西汉时期的人物,曾反叛汉高祖刘邦。
辟蒯通:蒯通是策士,曾劝说陈豨背叛刘邦,但陈豨没有采纳。
翻译
赤族确实不是汉朝的大道,违逆时势招致灾祸也因你而起。
最让人同情的是,你年老却跟随陈豨叛乱,未曾想到你曾拒绝过蒯通的建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耆卿的《咏史(其二)》,主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对赤族(古代因罪株连家族的人)的命运进行反思。首句"赤族诚非汉道洪",表达了对滥杀无辜、株连九族行为的否定,认为这并非正道所为。次句"违时贾祸亦缘公",指出这些悲剧往往源于个人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了灾祸。

诗人特别提到"最怜老却从陈豨",这里的"老却"可能指的是年迈之人,陈豨是汉代将领,此处可能是借指无辜受牵连的老者。诗人同情他们的不幸,暗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最后一句"不道先曾辟蒯通","辟"意为征召,"蒯通"是战国时期策士,这里暗指那些有能力却不被重用或庇护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贤才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寓言于事,批评了历史上不公的株连政策,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才选拔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耆卿

陈耆卿
朝代:宋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号篔窗,台州临海人。方回《桐江集》卷三《读筼窗荆溪集跋》云“水心生于绍兴二十年庚午,筼窗生于淳熙七年庚子,少水心三十年。端平三年卒,年五十七。”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登进士。嘉定十一年,求学于叶适,为适晚年得意门生。同年,尝为青田县主簿。十三年,为庆元府府学教授。官到国子监司业。耆卿著有篔窗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八卷,《郡斋读书附志》以有论孟记蒙、赤城志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清水铺瀑布

飞泉溅石落寒岩,更喜朝来一雨添。

疑是玉姝离洞户,故垂千尺水晶帘。

(0)

秋日即事八首·其三

浅浅溪流绿一湾,朝来拄颊看西山。

凭谁与我驱风驭,飞上云烟缥缈间。

(0)

和庞次甫秋日海棠二首·其二

悬知草木太钟情,秋晚花梢照眼明。

我已无心齐槁木,莫将妖态见春荣。

(0)

时升见惠芍药三朵作诗谢之二首·其一

百花零落已成尘,闻道君家解系春。

艳质娇娆应见惯,肯分粲者遗愁人。

(0)

次韵曾端伯早春即事五首·其四

九畹春回未放兰,先饶堤柳变衰残。

阴阳代谢寻常尔,正好随流著眼看。

(0)

瑞鹧鸪.席上

倾城一笑得人留。舞罢娇娥敛黛愁。

明月宝鞲金络臂,翠琼花珥碧搔头。

晴云片雪腰支袅,晚吹微波眼色秋。

清露亭皋芳草绿,轻绡软挂玉帘钩。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