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龄虚度世,七月早知书。
常日依兄膝,危时挽母裾。
竻园埋白玉,兰砌陨明珠。
拭泪看天地,伤心汗血驹。
四龄虚度世,七月早知书。
常日依兄膝,危时挽母裾。
竻园埋白玉,兰砌陨明珠。
拭泪看天地,伤心汗血驹。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悼幼儿在贞二首有引(其一)》表达了对幼子早逝的深深哀痛。诗中描述了孩子四岁即已离开人世,小小年纪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常常依偎在兄长膝旁,危难时刻还牵着母亲的衣襟。孩子的纯洁如白玉般在"竻园"(可能指儿童乐园或墓地)被埋葬,象征其生命的短暂和宝贵。诗人悲痛至极,擦拭泪水仰望天地,心中满是为失去爱驹般的伤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父母对幼子无尽的怀念与惋惜。
漓江悠悠向东注,崇冈盘回如凤翥。
城西一曲藏深坳,中有幽人读书处。
书中奥义谁能寻,茫茫玄壤同高深。
禹畴羲画混一道,玄机湛湛归灵襟。
读书岂为图温饱,万事无如读书好。
瑾瑜在璞崖不枯,草木漫山总光耀。
倦来徐步临江浔,呼童挈网遮紫鳞。
鳞游深水不可得,大笑不如公子任。
何如洗心日与圣贤对,糟粕中间饫真味。
豁然妙契已忘言,独驾长风出尘外。
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
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
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
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
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
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
今年走健如去年,更期明年天有缘。
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然。
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
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
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