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崔嘉彦》
《寄崔嘉彦》全文
宋 / 张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厌踏千山折,欣逢屋数椽。

衣冠存古制,松雪对华巅。

自漉瓮中酒,仍烹涧底泉。

桃源疑此是,不必问神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jiāyàn
sòng / zhāngdòng

yànqiānshānzhéxīnféngshùchuán

guāncúnzhìsōngxuěduìhuádiān

wèngzhōngjiǔréngpēngjiànquán

táoyuánshìwènshénxiān

注释
厌踏:厌倦了翻越。
千山:众多的山岭。
折:曲折、艰难。
欣逢:欣喜地遇见。
屋数椽:几间屋舍。
衣冠:古代的服饰和礼帽。
古制:古代的制度或风格。
华巅:高耸的山峰。
自漉:自己过滤。
瓮中酒:酒瓮中的酒。
烹:烹煮。
涧底泉:山涧的泉水。
桃源:桃花源(隐居的理想之地)。
疑此是:怀疑这就是。
不必:无需。
问神仙:询问神仙。
翻译
厌倦了翻越千山万岭,欣喜地遇见几间屋舍。
古老的衣冠制度犹在,松树与白雪映衬着高高的山峰。
自己从酒瓮中过滤美酒,继续烹煮山涧清泉。
这桃花源般的地方,或许就是它,无需再去询问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其中“厌踏千山折”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行走时的情感体验,“欣逢屋数椽”则是对隐居之所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简单而满足的心态。

“衣冠存古制”一句,说明诗人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而“松雪对华巅”则是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松树和雪花与高耸的山峰相映衬,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丽。

“自漉瓮中酒,仍烹涧底泉”两句,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他自己酿造美酒,并用清澈的泉水烹饪食物,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

最后,“桃源疑此是,不必问神仙”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隐逸观念,诗人认为自己所在之地犹如古代传说中的桃花源一般美好,无需追求神仙之境界。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满足和宁静,也映射出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张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浣溪纱·其五

绰约湘灵望不还。象床花簟泪筠斑。

凭将词赋遣萧闲。

净拭湘屏图女几,醉欹纱帽梦君山。

似闻瑶瑟怨人间。

(0)

渡江云.和子珍《游十刹海》韵

水边风日美,芳莲坠粉,都似晚霞红。

深深垂柳暗,浅绿明漪,闲系小筝篷。

鸳鸯隔浦,总双双、花底相逢。

无避处、扇光如雪,低障夕阳中。匆匆。

香车去也,小阁沈熏,有春人寻梦。

应自笑、软晴芳草,未试青骢。

汀洲纵有重来约,怕秋心、凉到芙蓉。

青鸟去,明珠还寄楼东。

(0)

满庭芳.京邸上巳用兰当旧韵成解

灯院云娇,药房烟细,昨宵帘幕微寒。

晓来陌上,蝶子趁花钿。

记得将离赠后,相思梦、难到尊前。

消魂处、玉河照影,衫鬓又今年。应怜。

春事好,桃边画扇,柳外秋千。

且莫问他乡,莫听啼鹃。

点点红心似我,天涯路、芳草芊绵。

青门外,湔裙嫩约,依旧丽人天。

(0)

风入松.壬寅九日作

翠微高处拂云归。又是一年期。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

谁信巴蕉荏弱,森然独障狂威。黄花原有傲霜姿。

化作锦千丝。人天万事皆翻覆,料须臾、寒暑潜移。

白帝金行在手,东皇不许施为。

(0)

菩萨蛮·其十三

飞空绝迹人来往。惊魂骇魄难言状。有女逞风标。

登盘舞折腰。柔应无寸骨。反首腰间出。

花上露同栖。轻如胡蝶儿。

(0)

玉团儿.和清真

轻黄淡素生花束。拟投赠、都非世俗。

蚤许通情,初寻门巷,名字偏熟。残妆自爱长眉曲。

笑半裹、红纱映肉。命薄才疏,合欢无分,相见亦足。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