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高处拂云归。又是一年期。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
谁信巴蕉荏弱,森然独障狂威。黄花原有傲霜姿。
化作锦千丝。人天万事皆翻覆,料须臾、寒暑潜移。
白帝金行在手,东皇不许施为。
翠微高处拂云归。又是一年期。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
谁信巴蕉荏弱,森然独障狂威。黄花原有傲霜姿。
化作锦千丝。人天万事皆翻覆,料须臾、寒暑潜移。
白帝金行在手,东皇不许施为。
这首《风入松·壬寅九日作》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自然变化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首句“翠微高处拂云归”描绘了秋日山色苍翠,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着时光如流,岁月消逝。接下来的“又是一年期”点明了时序更迭,一年将尽。
“西风仍似年年恶,搅天涯、木叶惊飞”运用了象征手法,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变迁,木叶的纷飞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诗人感慨西风之恶,如同每年一样带来凋零,揭示出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谁信巴蕉荏弱,森然独障狂威”中,诗人以荏弱的巴蕉比喻自己或他人面对困境的坚韧,即使面临风雨,也能挺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风貌。
下片“黄花原有傲霜姿。化作锦千丝”借黄花的傲霜之态,表达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寓言人生经历磨砺后可能绽放出更为绚丽的色彩。然而,“人天万事皆翻覆,料须臾、寒暑潜移”进一步揭示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即使是坚毅如黄花,也无法抵挡时间的流转。
最后两句“白帝金行在手,东皇不许施为”中,白帝和东皇分别代表秋天和冬天,暗示季节更替的规律不可违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人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淋漓尽日黄梅雨。
断送春光暮。
目断向高楼,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
扑人飞絮浑无数。
总是添愁绪。
回首问春风,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