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乡思若为收,莫到三茅最上头。
二月东瓯看负弩,一天南荡想行舟。
过家上冢从今数,落絮飞花合昼游。
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莫迟留。
忽然乡思若为收,莫到三茅最上头。
二月东瓯看负弩,一天南荡想行舟。
过家上冢从今数,落絮飞花合昼游。
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莫迟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送别傅郎中安道前往闽中任职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乡愁和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期待。
首句“忽然乡思若为收”,以忽然涌起的乡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难以抑制的情感。接着,“莫到三茅最上头”暗示了友人将要前往偏远之地,让诗人担忧其旅途的艰辛。
“二月东瓯看负弩,一天南荡想行舟”通过想象友人在春天的东瓯负弩前行,以及在南方水路乘舟的情景,展现了友人的旅途画面,寓含了对友人行程安全的牵挂。
“过家上冢从今数,落絮飞花合昼游”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期的期盼,希望他能在路过家乡和祖先墓地时,能稍作停留,欣赏春日美景,同时也暗含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最后两句“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莫迟留”以“甘泉”代指朝廷,祝愿友人此去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同时也希望他能在得到重要消息时,不要因为公务繁忙而忽视了与家人的联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送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具有深厚的友情内涵。
加餐健饭,自家调护,荆楚岁晚乍警。
短篱照眼南枝放,却忆红窗雪夜,妆残花靓。
老去兰成犹万里,算两字功名昼饼。
千万看枕上关山,灯下早霜鬓。
塞雁一声过也,云昏水乱,惊起独眠清影。
玉人应念,今宵何处,那惯翠樽孤引。
最消魂时候,岸上黄昏水楼静。
繁华歇,曲终人散,月小山高,江风吹酒醒。
玉入睡起愁何在,只觉流光改。
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
捲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
月明如水浸云房,何处冰肌玉骨自清凉。
昏昏天欲雪,围炉坐南荣。
开卷读遗编,痛极不成声。
况此衰病身,泪多眼不明。
仙人自登仙,飘然归玉京。
有儿性痴顽,有女年尚婴。
斗粟与尺布,有所不能行。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
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