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在广南,寇盗尽削平。
首功数十万,独遗智高名。
岂无金龙衣,肖似难可明。
功疑古惟重,之子乃独轻。
由来古名将,事主贵忠诚。
近闻章州牒,强半皆良氓。
孟轲有明训,善战服上刑。
此辈竟何事,吁嗟安足评。
狄青在广南,寇盗尽削平。
首功数十万,独遗智高名。
岂无金龙衣,肖似难可明。
功疑古惟重,之子乃独轻。
由来古名将,事主贵忠诚。
近闻章州牒,强半皆良氓。
孟轲有明训,善战服上刑。
此辈竟何事,吁嗟安足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偶成》。诗中借狄青平定广南之乱,却独留智高之名未除,引出对功绩与忠诚的探讨。狄青作为古代名将,其事迹被强调了对主忠诚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金龙衣”可能象征着荣誉或地位,但即使如此,智高的名字依然难以辨明,暗示了忠诚与功绩之间的微妙关系。
后半部分,诗人引用孟子的教诲,指出善于作战的将领应受到最高刑罚,表达了对忠诚与功绩之间平衡的思考。最后,诗人对那些最终行为不明的人物表示了无奈和叹息,似乎在质疑他们为何没有明确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价值如何被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哲学思考,探讨了忠诚、功绩与评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认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