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来别绪太无端,老我畿南滞一官。
未就勋名垂白早,无多著述杀青难。
陈编蠹蚀文防误,沧海珠遗意岂安。
河朔英灵知不泯,烦君到处访丛残。
纷来别绪太无端,老我畿南滞一官。
未就勋名垂白早,无多著述杀青难。
陈编蠹蚀文防误,沧海珠遗意岂安。
河朔英灵知不泯,烦君到处访丛残。
这首清代诗人陶梁的《道光丙申余有畿辅诗传之选梅树君学博崔念堂大令先后来郡实襄成此举继各因事别去于其行也赋赠(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学术传承的忧虑。首句“纷来别绪太无端”直接点出离别之情,感叹因事而来的分别显得突然且难以言表。接着,“老我畿南滞一官”流露出诗人自己在京都附近任职的无奈与滞留之感。
“未就勋名垂白早,无多著述杀青难”两句,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在有生之年取得显著功绩,完成更多的著作,暗示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陈编蠹蚀文防误",则以书籍被虫蛀损坏比喻学术的衰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沧海珠遗意岂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落感,将珍贵的知识比作沧海明珠,失去后心境难以安宁。
最后,“河朔英灵知不泯,烦君到处访丛残”寄望友人能够遍寻散落在各地的学术遗产,延续文化精神,显示出诗人对后世学者的期待和对学术传承的深情厚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仕途感慨,又有对学术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屯雾催寒,战云压暮,肠断悲秋时候。
兵火匆匆,哭路几人饥走。
才闭门、怕听笳呜,奈隔戍、遥传角奏。
哀不尽、江北江南,孤鸿声咽朔风骤。
故乡乔木似旧。念人间何世,劫灰飞又。
触目惊心,多少营边衰柳。
谩说是、鸟亦含愁,便篱菊、近来都瘦。
更几处、篝火鸣狐,荒城白昼。
叶上新诗,吟残鹦鹉,惊回谢庭春困。
漫拂冰纨,轻拈湘管,小白嫣红相映。
缓移纤腕,闲写出、翠华春影。
佩暖罗松,腻霞微晕,宿酲乍醒。低徊宝阑又凭。
罥霓裳、绿云欲暝。玉润珠寒,偏萦粉奴香鬓。
几许胭脂泪冷,算未解、东风后来讯。
艳照金莲,宫袍眩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