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水星妃集凤墀,兔园曾为促芳词。
芙蓉露冷淹吴质,云梦天寒从景差。
兰版夜飞明月盖,桂丛秋赋小山枝。
霓裳若倚当年袖,谁按清平调独迟。
瑶水星妃集凤墀,兔园曾为促芳词。
芙蓉露冷淹吴质,云梦天寒从景差。
兰版夜飞明月盖,桂丛秋赋小山枝。
霓裳若倚当年袖,谁按清平调独迟。
这首诗描绘了瑶池仙境中的一场盛大的宴会,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华美与神秘。首句“瑶水星妃集凤墀”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的世界,瑶池之水汇聚了星宫的女神,她们聚集在凤凰之阶上,预示着一场非凡的聚会即将展开。
“兔园曾为促芳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示了这场宴会不仅仅是普通的聚会,而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而精心准备的。兔园,即东汉时的文学盛会,这里借指宴会的高雅与文采飞扬。
接下来,“芙蓉露冷淹吴质,云梦天寒从景差”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冷艳又神秘的氛围。芙蓉在露水中显得更加娇嫩,仿佛是吴质(传说中的月中人)被这清凉的露水所浸染;云梦之地在寒冷的天空下,景差(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的诗句似乎随风飘散,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兰版夜飞明月盖,桂丛秋赋小山枝”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夜晚,兰花在明月的照耀下翩翩起舞,如同覆盖了一层银色的月光;桂花树下,秋天的诗篇如同小山上的枝条,寓意着文采与才情的丰富与繁茂。
最后,“霓裳若倚当年袖,谁按清平调独迟”两句,以历史人物的典故收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宴会的赞美。霓裳,指的是唐代杨贵妃的服饰,这里象征着华丽与尊贵;清平调,则是唐代著名音乐作品,此处暗含对宴会音乐的赞誉。然而,最后一句“谁按清平调独迟”却在赞美之中略带一丝遗憾,仿佛是在说,这样的盛宴虽好,却总归是短暂的,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想象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而又华美的仙境之中。
释卷趋南亩,霜风报穫时。
不才谋事拙,寸禄及亲迟。
通塞终难问,短长今自知。
何年得乘兴,闲趁逸人期。
东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誇钱唐。
两贤刺史一隐士,春秋祠祀专蒸尝。
芙蓉杨柳鸥鹭傍,四时不绝炷瓣香。
后来好事者不作,屋摧阶圮莓苔荒。
钱唐城中十万户,自古无人兴书堂。
一朝书堂突兀起,鸱吻大殿环脩廊。
其上高阁觚棱骧,其下丰碑镌琳琅。
香山东坡和靖叟,三像野服无金章。
寓意贵德不贵爵,高风大节遥相望。
诸生大带冠昂昂,遴选师儒恢典常,文星烨煜教雨滂。
谁其为此参预老,百世不朽徐子方。
赵君牵联同不朽,首助膏腴五百亩。
莺飞翠柳摇,鱼跃浮萍破。班班红杏子,交榴火。
池台昼永,缭绕花阴裹。山色遥供座。
枕簟清凉,北窗时唤高卧。翻思少年,走马铜驼左。
归来敲镫月,留关锁。年华老矣,事逐浮云过。
今吾非故我。那日尊前,祗今问有谁呵。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
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
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
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
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
君王顾之笑,为驻七宝车。
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
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风入虞弦,麦秋向晚梅天润。
彩丝长命斗新奇,还是端阳近。想见瑶池仙韵。
对蟠桃、朱颜相映。篆飘宝鼎,酒满霞觞,黄堂深静。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
庆馀有子在河图,详试龚黄政。好是棠阴清永。
且游戏、壶中光景。会有飞诏,却奉轻轩,天朝归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