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曲》
《采莲曲》全文
隋朝 / 卢思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

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0)
鉴赏

这首《采莲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湖畔荷塘中嬉戏的情态。"曲浦戏妖姬",开篇即以“妖姬”二字,赋予采莲女子以妖娆之美,她们在弯曲的河岸边嬉戏,轻盈的动作仿佛不受重力束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灵动。

接着,“轻盈不自持”进一步刻画了女子们的活泼与自在,她们在水中或荷叶间穿梭,似乎完全沉浸于这份自然的乐趣之中,忘却了自我约束。接下来的“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如手持荷叶、折断藕节、拨弄长丝,细腻地描绘了采莲的过程,既表现了女子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她们的灵巧与智慧。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两句,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女子们的佩饰随风摇曳,裙摆轻舞,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也暗示了她们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而“妆销粉汗滋”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劳作后的女子,虽妆容渐淡,但汗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更添了几分质朴与真实。

最后,“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菱歌,即菱角生长处的歌声,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女子们或许在心中默许,等到日暮时分,再一起唱起那悠扬的菱歌,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乐。

整体而言,《采莲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更深刻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生活真挚情感的追求。

作者介绍
卢思道

卢思道
朝代:隋朝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猜你喜欢

欸乃歌词·其四

上塘船行无断头,下塘船少好安流。

两岸青山天上坐,看山吹笛上杭州。

(0)

天台行送友人

吾闻天台山,一万八千丈。

赤霞壁立百雉城,阊阖天开势摩荡。

琼台双阙云几重,群山俯伏华顶雄。

灵仙玄圣所窟宅,紫气彷佛飞游龙。

沧溟直下但如沼,青烟东望蓬莱小。

火珠光动金银宫,日月跳丸几昏晓。

丹厓气散如飞霜,草木冬夏涵天香。

羽人霄盖拥旌节,雨衣云带双翱翔。

石桥缥缈那可度,凭雷蹑云天所怒。

不知方广今有无,如何绝却人间路。

有客有客多好奇,方舟明日过灵溪。

青山之谷事幽讨,手援芝草歌我诗。

(0)

题李遵道小寒林图

溪泉溪树满春青,写入桃源翡翠屏。

杨子风流那可得,为渠安个铁厓亭。

(0)

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其一姑苏台

阖闾城畔姑苏台,百花洲上千花开。

笙歌半空晓未绝,一声落月啼乌来。

蛾眉颦翠愁如簇,空捧春娇在心曲。

沧江罗网纵鲸鲵,碧瓦丘墟走麋鹿。

悽烟惨日潮生处,怨满鸱夷犹不悟。

甬东东海不可栖,剑光夜冷吴山路。

(0)

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

积阴连闰过芳春,气转清和物候新。

信美江山非我土,绝怜天地老斯人。

曲中有误周郎顾,琴上无弦陶令真。

自愧不才床下拜,底知孰主孰为宾。

(0)

登朱荷洲南楼

少年足力便?崟,登高捷若飞猱轻。

清风八咏久芜没,明月双溪今震凌。

我生游历半天下,胡床到处乘清夜。

兴来不减庾征西,才疏应愧宣城谢。

穷年飘泊东嘉城,低眉矮屋嗟愁生。

拟寻思远豁滞积,飞阑窅漠无由凭。

湖中荷花娇解语,兰舟荡漾移愁去。

月明沆瀣翠盘低,冷香滴透洲边雨。

清波倒影涵青红,恍疑飞堕蓬莱宫。

回看绣栱光烂目,危梯直与银河通。

羁人忽动登临兴,阑干面面和云凭。

摩挲倦眼试新晴,山色溪光俱入咏。

要看山水写真时,烟云杳霭秋蟾辉。

竟须携酒共君醉,援毫发我胸中奇。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