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遍虚》
《遍虚》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剃却颠毛剩却身,衲衣袍帽不沾尘。

告君古佛无多子,著了边旁亦是人。

(0)
鉴赏

这首诗《遍虚》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教中关于“空”与“人”的思考。

首句“剃却颠毛剩却身”,形象地描绘了僧侣剃去头发,仅留身体的形象,象征着去除世俗的杂念与欲望,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解脱。接着,“衲衣袍帽不沾尘”进一步强调了僧侣生活简朴,远离尘世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悟道。

“告君古佛无多子”一句,以“古佛”作为象征,表达了佛教中对“空”的理解,即一切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这里的“无多子”可以理解为没有过多的执着或牵挂,强调了佛教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与形式的内心平静与觉悟。

最后,“著了边旁亦是人”则揭示了一个更为普遍的人生哲学: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每个人都能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不被外在的环境所束缚,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对于“空”与“人”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人内心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欲下旬仙鲤湖宿约以诗谢之·其四

藤床竹簟称羸身,独卧空斋绝点尘。

更有池台堪却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0)

建阳道

五月平畴不得犁,青秧老处坼于龟。

乾坤惠爱无遗物,仰乳婴儿可使饥。

(0)

和傅倅梅岩之什·其三

看花长是盛时来,飞雪从渠到玉杯。

天惜国香尘土涴,故应偏向石间开。

(0)

和王主簿·其三

朅来十日佳眠食,为爱溪山似客清。

我亦本无三宿恋,中年可奈故人情。

(0)

约潘瓜山刘学录登高·其二

闻君欲作三山客,且约先衔九日杯。

莫道隔年方再会,芙蓉恰恰绕湖开。

(0)

龙隐岩

烟萝深锁非凡境,泉石相逢似故人。

归认落花犹恐误,天风为我隔嚣尘。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