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景.清辉玉臂寒》
《秋景.清辉玉臂寒》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待得清辉满,中秋两地看。

丹心空自苦,玉臂故应寒。

银汉成冰水,金波满露盘。

西风罗袖薄,落月杵声残。

身世谁知苦,裳衣客最单。

关山同杜老,垂泪忆长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待得清辉满,中秋两地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佳节,诗人与亲人相隔两地,只能遥望同一轮明月,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丹心空自苦,玉臂故应寒”两句,以“丹心”和“玉臂”为喻,分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外在的寒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受。接下来,“银汉成冰水,金波满露盘”描绘了秋夜的冷寂与清冷,银白色的银河仿佛凝结成了冰水,而金色的月光洒满了露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西风罗袖薄,落月杵声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西风吹拂着轻薄的罗袖,落月之下,捣衣声渐弱,似乎预示着夜晚的结束与离别的临近。最后,“身世谁知苦,裳衣客最单”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尽管外界无人理解其内心的痛苦,但作为客居他乡之人,这份孤独与苦楚却尤为深刻。

“关山同杜老,垂泪忆长安”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处异地,心中的长安(代指家乡)依然清晰可见,泪水不禁滑落,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秋夜图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赠刘可轩写真

燕颔鸢肩都易写,从前只道点睛难。

近来阿堵君休问,灯下时将颊影看。

(0)

至扬州·其六

海云渺渺楚天头,满路胡尘不自由。

若使一朝俘上去,不如制命死扬州。

(0)

句·其九

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

(0)

大暑留召伯埭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絷。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0)

四柏亭

道乡采芹暇,手植四株柏。

相对有正味,爱此岁寒格。

忠言贾奇祸,几削谏臣迹。

柏亦助道乡,每号风雨夕。

柏死公不死,大名日皦白。

后人补种之,存棠思召伯。

亭亭俨相持,撑云空百尺。

是柏出虽晚,风致犹古昔。

我来跂遗芳,清坐假一席。

徘徊意难舍,猛把阑干拍。

寄语景行人,用意幸勿窄。

(0)

登齐山

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

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

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