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齐山》
《登齐山》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

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

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

(0)
翻译
沿着南堤走,心情舒畅,沿途乌藤点缀,斑驳圆润的青苔
山腰狭窄难行,看似无路可走,深入洞底却发现别有洞天
六月凉风吹过,让醉酒的游客清醒,无数奇形怪石陪伴僧侣静修
靠近庐山观赏,景色才显得珍贵,从今以后,庐山的美景无需金钱衡量
注释
路:道路。
南堤:南边的堤岸。
思:思绪。
洒然:轻松愉快。
乌藤:黑色的藤蔓。
点点:星星点点。
破苔圆:打破苔藓的圆形图案。
山腰:山的中部。
仄塞:狭窄。
元无路:实际上没有路。
洞底:洞穴底部。
虚无:空旷。
别有天:另有一番天地。
六月:夏季的六月。
清风:凉爽的风。
醒客醉:唤醒醉酒之人。
怪石:奇特的石头。
伴僧禅:陪伴僧侣修行。
登览:登山观赏。
方为贵:才显得珍贵。
匡庐:指庐山。
不直钱:无需用钱购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齐山登攀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中的"南堤"指的是山脚下的道路,而"思洒然"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乌藤"可能是指长满了苔藓的藤蔓,这里的"点点破苔圆"形象地描绘出了苔藓在岩石间生长的景象,给人以野趣盎然之感。

接下来的"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则是描述了山势陡峭、道路崎岖,以及洞穴深邃,仿佛连天空都与外界隔绝开来。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

中间两句"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中的"六月"可能指的是夏季,而"清风"则是这时节特有的自然现象。"醒客醉"形容清风能唤醒沉迷之人,而后半句中"千丛怪石"和"伴僧禅"则描绘了一幅僧侣在奇石间修行的静谧图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最后两句"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表明了诗人认为只有亲身到达这样的自然之巅,才能真正领略其美丽和价值。"从此匡庐不直钱"则是比喻说,在经历过这样的精神洗礼之后,对于物质的追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苔藓、洞穴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清风和怪石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御沟

夹城开玉槛,内苑抱金沟。

宫女停珠佩,仙人上綵舟。

(0)

孔汝锡得陜右少参邸报台中旧养一鹤俄鸣舞而去汝锡感而赋诗因同作一首

使君拥传西征日,孤鹤依依恋主鸣。

阶下起为垂翅舞,云间去作断肠声。

几年枉沐乘轩宠,五里能忘返顾情。

颍水今朝应暂别,缑山他日会相迎。

(0)

南征·其一

貔貅南出晋安门,剑戟如霜万马奔。

小丑应须就殄灭,天威南面正乾坤。

(0)

赠王双林游宦海门

振铎维扬去,堂斋俎豆幽。

岂为苍水使,与度海门秋。

三鳣随风至,群龙抱日游。

山阳篴可听,展转忆良俦。

(0)

寓松溪寺联句

立马松溪寺,长风扫断桥。

逢僧无故老,磨石记前朝。

崖古树遮目,台荒草没腰。

坐陪清话久,鄙吝顿然消。

(0)

泾阳道中怀?君

官舍草初青,君应坐小亭。

谩吟谁共续,高论我常听。

莫叹冯唐老,终期阮籍醒。

由来丈夫志,唾手出青冥。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