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宫阙启秋城,紫殿岧峣白露明。
万岁已占天寿并,千灵还拥地维成。
铜泉日远空神御,玉食时来展圣情。
不识当年文字侣,攀髯谁切挽歌声。
永安宫阙启秋城,紫殿岧峣白露明。
万岁已占天寿并,千灵还拥地维成。
铜泉日远空神御,玉食时来展圣情。
不识当年文字侣,攀髯谁切挽歌声。
这首诗描绘了长陵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深沉感。开篇“永安宫阙启秋城,紫殿岧峣白露明”以宫殿的宏伟与秋日晨露的清辉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庄严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万岁已占天寿并,千灵还拥地维成”赞颂了帝王的长寿与天地的庇护,体现了对皇权的崇敬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铜泉日远空神御,玉食时来展圣情”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铜泉象征着帝王的御座,如今虽已远离,但圣德犹存;玉食代表皇家的盛宴,虽有时光更迭,但圣情依旧。这种对比中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帝王英明的追忆。
最后,“不识当年文字侣,攀髯谁切挽歌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曾经的文人墨客、英雄豪杰仿佛成为了过客,他们的身影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模糊。诗人感叹于自己无法与他们共处,也无法找到能真正理解他们情感的人,只能通过歌声来寄托对过去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陵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过往辉煌的深情回顾,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
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
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
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
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
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
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
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即馆奉母容,洒泪松柏枝。
至今空涧阿,幽鸟鸣声悲。
故老更为语,母训犹父师。
子亡孙已贵,孙复昌书诗。
紫衣腰黄金,入侍白玉墀。
间岁万里至,展省甚光仪。
流水莫自急,浮云有余思。
谁能和此曲,为继棘荆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