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轮涌地逼窗纱。桂树影婆娑。
一曲劳歌,秋虫啼怨,诉出乱如麻。
好阑干畔正清华。无奈被云遮。
恨不今宵,乘风飞去,大海捉虾蟆。
冰轮涌地逼窗纱。桂树影婆娑。
一曲劳歌,秋虫啼怨,诉出乱如麻。
好阑干畔正清华。无奈被云遮。
恨不今宵,乘风飞去,大海捉虾蟆。
这首词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象,以冰轮(月亮)比喻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纱洒落,营造出清冷而朦胧的氛围。"桂树影婆娑"则增添了月夜的诗意,桂花的香气与月色交织,形成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
"一曲劳歌,秋虫啼怨,诉出乱如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绪,通过劳歌和秋虫的哀鸣,将复杂的情感化为纷乱如麻的思绪。词人倚在阑干旁,欣赏这清华(清幽华丽)的景色,却被云层遮挡,无法尽享月色。
最后三句"恨不今宵,乘风飞去,大海捉虾蟆"更是词人情感的极致表达,他渴望突破眼前的困境,幻想乘风飞翔,甚至到大海中寻找解脱,以捉虾蟆这一奇特的行为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由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词人深沉而富有想象力的心境。
扁舟谢逆浪,泊此梧江浔。
孤城倚山颠,下瞰江水深。
兹惟百粤冲,重镇当喉襟。
辕门肃军威,杀气常萧森。
重华不可吊,四野云阴阴。
水井泉尚活,火山光已沉。
夕雾兼晨霏,瘴厉方侵淫。
交南此半途,行迈方自今。
极目天南陲,望望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