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饮酒·其十六》
《和饮酒·其十六》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家世学为儒,传家只一经。

砚田粗有获,不必计其成。

先人叨俎豆,子孙兑践更。

少小习文翰,微名达天庭。

清时靡所竖,何用经术鸣。

举杯浮苍天,孰测余中情。

(0)
鉴赏

这首诗《和饮酒(其十六)》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展现了诗人在儒家教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对仕途的思考。

首句“家世学为儒”,点明了诗人的家族传承了儒家学问的传统,从家庭的根基出发,强调了儒家教育的重要性。接着,“传家只一经”则暗示了家族教育的单一性,可能是指只专注于某一部经典的学习,体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砚田粗有获,不必计其成”两句,以“砚田”比喻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勤奋学习能够有所收获,但不必过分追求成果或功利。这种态度体现了儒家教育中重视过程而非仅仅结果的价值观。

“先人叨俎豆,子孙兑践更”两句,通过祖先与子孙的对比,强调了家族教育的连续性和传承性。祖先通过祭祀等活动传承文化,子孙则在实践中进一步践行和发扬这些传统。

“少小习文翰,微名达天庭”描绘了诗人自幼学习文学,最终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等途径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上升的路径。

“清时靡所竖,何用经术鸣”表达了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于单纯依靠儒家经典来表达个人主张或观点的反思。这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僵化应用,以及对个人独特见解的忽视。

最后,“举杯浮苍天,孰测余中情”以饮酒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广阔的世界和未知的命运,诗人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充满了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对儒家教育的反思,还蕴含了对时代背景、个人情感以及宇宙哲理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句·其五

斯人活国计,不数管及萧。

(0)

答惇上人七首·其七

非是谈禅非说诗,相逢无处亦无时。

炉烟趺坐对终日,旧社知音去不辞。

(0)

走笔寄师川三绝·其二

江南风月六朝馀,暇日登楼好著书。

莫问向来兴废事,世间无物不空虚。

(0)

句·其三

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

(0)

偶书

莫把形骸碍此心,此心真体杳难寻。

太虚仅此一沤发,方寸能容万象沉。

无佛无人谁是我,不来不去妙常今。

更须知有全提在,拄杖从横云雾深。

(0)

怀成老

乐平主簿詹成老,平乐流人邹至完。

莫逆于心心古道,不知其异异时官。

一觞一咏风光胜,无咎无誉世界宽。

北陌东阡好归去,幅巾藜杖永相安。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