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
《偶书》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莫把形骸碍此心,此心真体杳难寻。

太虚仅此一沤发,方寸能容万象沉。

无佛无人谁是我,不来不去妙常今。

更须知有全提在,拄杖从横云雾深。

(0)
鉴赏

这首诗《偶书》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洞察。

首句“莫把形骸碍此心”,提醒人们不应让身体的束缚限制心灵的自由,暗示了超越物质表象,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接下来,“此心真体杳难寻”则进一步强调了心灵的本质难以捉摸,隐喻着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永无止境。

“太虚仅此一沤发,方寸能容万象沉。”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心灵比作容纳一切的虚空,而“一沤发”则是指心灵中短暂的念头或情感波动,形象地描绘了心灵的广阔与包容性。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是最微小的情感波动,也能反映心灵的丰富与复杂。

“无佛无人谁是我,不来不去妙常今。”这两句表达了对自我身份的深层思考,提出在佛教哲学中的“无我”概念,即不存在固定的自我,而是不断变化的意识流。同时,也强调了当下即是永恒,不被过去和未来所束缚,体现了禅宗思想中的“妙常”。

最后,“更须知有全提在,拄杖从横云雾深。”这两句以“全提”(完整、全面)为关键词,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惑时,要保持全面、深入的思考,如同在云雾中寻找方向一样,需要智慧与勇气。同时,拄杖象征着指引与支持,提醒人们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不应孤单前行,而应寻求内在的指引与外在的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心灵、宇宙、自我与存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居家

为吏心虽懒,居家力尚馀。

刈茅支屋漏,裁棘补篱疏。

就井磨樵斧,持钱锻药锄。

毋劳叹徒步,野鹤岂堪车。

(0)

陈让堰市中遇吴氏老自言七十六岁与语久之及归送予过市犹恋恋不忍去

就店煮茶古堰边,偶逢父老便忘年。

嗟予空忝十年长,闻道惭无一日先。

壮子当门能碌碌,诸孙承业亦翩翩。

熟思游宦终何得,悔不从公曝背眠。

(0)

闲行

出户莽悠悠,东西本不谋。

阻溪因小涉,逢店得中休。

鸟没千山暝,蝉吟一院秋。

诗成还自笑,信笔愧冥搜。

(0)

初春感事二首·其一

马迹车声是处忙,经旬无客到龟堂。

水初泛溢黏天绿,梅欲飘零特地香。

世事纷纷人自老,岁华冉冉日初长。

百钱不办旗亭醉,空爱鹅儿似酒黄。

(0)

出游四首·其三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平沙漫漫人争渡,微雨萧萧客跨鞍。

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

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0)

冬夜醉归复小饮

野外归来晚,空庭露气新。

乍晴云妒月,多病酒欺人。

倚杖行吟久,投杯起舞频。

早梅消息动,春事渐关身。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