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
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
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
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
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
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
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
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
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
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
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
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
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内心敏感、外表清瘦的文人形象,他的心境与犀牛的心灵相通,鬓发如茶烟般苍白。他深信长寿并非人力所能强求,而是天定,即使寻求海外长生药,提及辽阳旧事仍不禁感慨落泪。他对炼丹医药持有怀疑态度,认为那些方书和药材都是徒劳,无法改变衰老的命运。
词人一生不追求世俗的青春术,宁愿像河中的鱼儿自我烹煮,享受平淡的生活,让秋月春风陪伴着浅酌而眠。他以秦皇汉武为例,指出即使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最终也不过是鸳鸯般平凡的伴侣,而非神仙。遗憾的是,在这美好的花前月下,缺少了像杨枝那样的女子来照顾自己,如同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所写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增添了一份孤独与惋惜之情。整首词流露出词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缺失的深深感慨。
既天生万物,自随分,有安排。
看鸑鷟云霄,骅骝道路,斥鴳蒿莱。
东君更相料理,著春风、吹处百花开。
战马频投北望,宾鸿又自南来。紫垣星月隔尘埃。
千载拆中台。叹麟出非时,风归何日,草满金台。
江山阅人多矣,计古来、英物总沉埋。
镜里不堪看鬓,尊前且好开怀。
韩非死孤愤,虞叟坐穷愁。
怀沙千古遗恨,郊岛两诗囚。
堪笑并蛙裈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
政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叹悠悠,江上水,自东流。
红颜不暇一惜,白发忽盈头。
我欲拂衣远行,直上崧山绝顶,把酒劝浮丘。
藉此两黄鹄,浩荡看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