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一》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0)
注释
汉宫:指代皇宫或宫廷。
娇额:美丽的额头。
半涂黄:涂抹了一半的黄色。
粉色:女子的面色。
凌寒:在寒冷中。
透薄妆:透明而轻薄的妆容。
月魂:月亮的光芒,象征清冷之美。
映烛:照亮蜡烛。
春梦:美好的梦境。
飞扬:飘散。
风亭:有风的亭子。
把盏:举杯。
酬孤艳:为孤独的美丽而庆祝。
雪径:积雪的小路。
暗香:隐约的香气。
调羹:煮羹,比喻生活琐事。
应结子:本应结果实。
直须:只须,仅仅。
占年芳:独占一年的美丽。
翻译
汉宫中的女子,额头上涂抹着淡淡的黄色,她的粉色妆容在寒冷中显得更加透明。
她希望能借月光的幽魂来照亮蜡烛,怕自己的美丽随着春梦消散飞走。
在风亭中举杯,为那份孤芳自赏而庆祝,沿着洒满雪花的小路,凭借香气辨识她的身影。
她并非为了煮羹而绽放,只是为了留住这份美好,独占一年的芬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一)》。诗人在此通过描绘汉宫佳人的容貌和心境,以及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寄托,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 这两句描写的是汉宫中的女子,皮肤细腻如同粉色,轻轻地化着淡妆,但仍旧不掩盖其天然的美丽。这里的“半涂黄”指的是轻薄的妆容,而“粉色凌寒透薄妆”则强调了女子肌肤的细腻和妆容的自然。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珍惜之情。他希望能借助月亮中的精灵来照亮蜡烛,以此保持美好事物的长久存在。同时,他又担心这些美好可能像春天的梦境一样,转瞬即逝,无法挽留。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这两句则是对梅花独特情怀的表达。在风中的亭子里,诗人举杯以酒陪伴那孤傲的梅花美。雪地上的小径中,他驾着马车缓缓前行,寻找和认出梅花的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他并不希望这些美好的时光仅仅是为了日后的回忆,而是要真正地把握和延续它们,以保持岁月里的青春芳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汉宫佳人的赞美,以及他对梅花特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种对美好的留恋,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惆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宿茅山寄舍弟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

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

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

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0)

欧阳大监雨中视决堤因堕水明日见于省中因戏之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

浚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

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

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0)

和殷舍人萧员外春雪

万里春阴乍履端,广庭风起玉尘乾。

梅花岭上连天白,蕙草阶前特地寒。

晴去便为经岁别,兴来何惜彻宵看。

此时鸳侣皆闲暇,赠答诗成禁漏残。

(0)

庐陵别朱观先辈

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解怜才子宁唯我,远作卑官尚见君。

岭外独持严助节,宫中谁荐长卿文。

新诗试为重高咏,朝汉台前不可闻。

(0)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其二

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

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

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

空馀商岭客,行泪下宜春。

(0)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闻君孤棹汎荆溪,陇首云随别恨飞。

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