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
《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祭筵跪拜膝难抬,连岁何曾上冢来。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

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

(0)
鉴赏

这首诗《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由宋末元初的诗人陆文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哀思与感慨。

首句“祭筵跪拜膝难抬”,开篇即以祭奠场景入笔,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祭拜先人时的庄重与艰难,膝下之痛不仅指身体上的不便,更暗含着心灵深处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悼。

“连岁何曾上冢来”一句,表达了长时间未能亲自前往墓地祭扫的遗憾与愧疚,流露出对祖先的深切思念之情。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身体衰弱的感慨,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普遍的人类命运联系起来,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死两界关系的理解与态度,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放弃,也是对死后世界的向往与期待,展现出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与乐观。

最后,“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以寒食节期间江村行路的景象收尾,通过周围人们的哀悼氛围,强化了全诗的哀伤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寒食节作为纪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所占据的独特地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祭奠、生命、死亡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送程端明知成都

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

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

岂待三年最,脩梧茂帝台。

(0)

送惠思归钱塘

孤岫平湖外,禅房老柏阴。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夜雨灯窗迥,秋苔屐齿深。

勿锄山径草,便有俗人寻。

(0)

胡太傅挽歌二首·其二

裴回游内禁,密勿赞鸿枢。

阴德加民物,清名服士夫。

天方遗一老,星忽陨三吴。

疑从龙髯去,乘云在帝都。

(0)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0)

和子渊元夕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

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

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0)

归田诗·其二

绂冕诚虚器,簪裳悉畏途。

触机身未保,好直道先孤。

甔石曾何有,田园浪更无。

可能推两耜,沮溺共为徒。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