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赋二章一以颂高人之风一以伸俗吏之意·其二》
《再赋二章一以颂高人之风一以伸俗吏之意·其二》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不应明时鹄板书,可能终老傲唐虞。

神仙见说须阴德,肯为苍生一出无。

(0)
翻译
不应该在明君时代显露才华,可能就这样终老于平凡的唐虞时期。
听说神仙眷顾有阴德之人,他们肯为了黎民百姓而出山吗?
注释
不应:不应当。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鹄板书:显露才华,比喻显赫。
终老:度过一生直到老去。
傲唐虞:在唐虞这样的太平盛世保持低调。
神仙:指传说中的仙人。
阴德:暗中行善,不求回报的功德。
肯:愿意。
苍生:百姓。
一出无:为了世人而出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清廉政治理念的颂扬与期待。其中,“不应明时鹄板书”可能是在说在光明正大的时代,不需要像古代圣君尧舜那样用龟背上的符号来记录事务,暗示诗人对于当下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可能终老傲唐虞”则表达了诗人愿意终身效仿古代圣君唐尧、虞舜的高尚品德,不为世俗所动。这里,“傲”字有自豪和自尊之意,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敬仰。

“神仙见说须阴德,肯为苍生一出无。”这两句则是说,如果真有神仙之人,应当施行阴德(即不求名利、默默付出的善举),愿意为了众生的福祉而出手相助。在这里,“阴德”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高人风范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廉政治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它不仅是对古代圣君的怀念,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端午日张园分题

辇路逢端午,今年始赐休。

不知人世暑,还有水轩秋。

花气晴薰坐,湖光晚逼舟。

明朝又奔走,剩作片时留。

(0)

清明后一日同诸友湖上值雨

出游初不计阴晴,聊喜湖山信马行。

弱柳自随烟际绿,幽花还傍雨边明。

嫩蒲碧水人家好,密竹疏松野寺清。

烂醉一春才几日,可无佳景付诗情。

(0)

夜坐闻窗下水声

书史悬知伴此生,敢求身外百年名。

青灯又暗吹窗雨,流水长闻入夜声。

玩世久忘荣辱累,定交谙尽死生情。

翛然隐几焚香坐,不独心清境亦清。

(0)

别范元卿

晴林绿树越江边,聊泊东来倦客船。

风引花香微近酒,水浮月色澹连天。

惊心朋旧皆千里,回首光阴又五年。

莫笑相逢便离别,此生身计已飘然。

(0)

次韵子云春日·其一

林壤欣欣乐有馀,杖藜常及晓莺初。

春风入户花开落,晴日当窗云卷舒。

契阔经年千里面,平安满眼数行书。

弟兄州县真劳尔,畴昔交游半石渠。

(0)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其二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

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

石底于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