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全文
唐 / 胡令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érchuídiào
táng / lìngnéng

péngtóuzhìxuéchuílún

zuòméitáicǎoyìngshēn

rénjièwènyáozhāoshǒu

jīngyìngrén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理睬。
注释2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lú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2、莓(méi):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3、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4、应(yìng):回应,答应,理睬。

翻译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

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赏析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形:垂钓,第三、四句重在传神:问路。

第一、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听问路,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一个孩子学习垂钓捕鱼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诗中的“蓬头稚子”指的是头发蓬乱的小孩,“学垂纶”则表明小孩正在模仿大人垂钓捕鱼。孩子坐在草地上,身体被莓苔草映着,这不仅描绘了孩子的天真无邪,也反映出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路人借问遥招手”显示了过路的人在远处向小孩打招呼,而“怕得鱼惊不应人”则透露出孩子对捕捉鱼类时的细心与耐心,不愿意让鱼受惊,以至于连路人的招手也不响应,专注于垂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垂钓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类在其中的谨慎和尊重。

作者介绍
胡令能

胡令能
朝代:唐   籍贯:元和时期   生辰:785-826年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圃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猜你喜欢

冬日谩成和郑希大八首·其七

盈盈花隐幔,款款蝶翻屏。

西陆寒先动,南薰梦未醒。

短辕何所适,陋室自堪铭。

人道袁安后,吾生亦杳冥。

(0)

山家

袅袅孤烟出远林,更无人语昼阴阴。

数声缥缈闻难定,莫是仙庞吠白云。

(0)

送关给舍赴召

滇池三月瘴烟轻,手上归环万里情。

与世不妨文作业,复官仍得谏为名。

南烹韩愈初宜味,西赋安仁旧纪行。

前席倘询幽远俗,一篇王会几时成。

(0)

赠王教授归隐

莫寻幽草赋无媒,曾播苏湖化雨来。

尘外簪裾还逸客,眼前罗网有遗才。

苍茫秋色孤舟发,婉转春光一径开。

老我欲从渝水曲,柳花何处读书台。

(0)

春日宴黔国山亭

令转青阳气已浓,上公台榭许从容。

花光熳射银塘丽,霞彩回联石巘重。

兴掩歌钟誇算马,笑分篇什记登龙。

执规谁更司春事,好借晴和遍四封。

(0)

登道场山

木杪垂虹石径横,葱青隐约见飞甍。

苍烟近带罗山秀,紫气遥含震泽晴。

何代高禅闻伏虎,有时清梵接啼莺。

暂来不为乘幽兴,道是春畬蚤已耕。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