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教授归隐》
《赠王教授归隐》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莫寻幽草赋无媒,曾播苏湖化雨来。

尘外簪裾还逸客,眼前罗网有遗才。

苍茫秋色孤舟发,婉转春光一径开。

老我欲从渝水曲,柳花何处读书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赠王教授归隐》。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首联“莫寻幽草赋无媒,曾播苏湖化雨来”,以“幽草”象征隐居生活,表达对友人归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过去在苏湖地区传播文化、教化的肯定和怀念。这里“无媒”二字,既指归隐生活无需借助外力,也寓意着友人过去事业的辉煌无需他人见证。

颔联“尘外簪裾还逸客,眼前罗网有遗才”,进一步描述了友人的形象与才华。将友人比作“逸客”,即超脱世俗的雅士;“罗网”则比喻社会的束缚与竞争,而“遗才”则是对友人独特才能的赞誉,暗示其在社会规则之外依然能保持自我,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颈联“苍茫秋色孤舟发,婉转春光一径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秋色苍茫,孤舟启航,象征着友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孤独,也有自由;春光婉转,一径花开,则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尾联“老我欲从渝水曲,柳花何处读书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老渴望追随的心愿。这里的“渝水曲”可能是指友人归隐的地方,“柳花读书台”则可能是友人在归隐生活中读书、思考的场所,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友情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龙神祠旁二鸟

祠边两小鸟,相依道人室。

厨中炊饭香,即至不一失。

啄粟就掌内,了无猜与栗。

岁月知几何,相忘祇如一。

乃知豚鱼信,固自我所出。

幽幽入静极,籁尽山空虚。

我辈若不来,鸟外其谁欤。

形姓本不同,形性本不异。

回首看流云,悠然似吾意。

(0)

朝元洞

石壁天所成,洞以人力制。

平处岂不多,取难非取易。

老师若常侣,安得有此异。

不知经营时,顿足在何地。

工搜鬼神僻,妙磔造化秘。

既非苟且为,知历几百世。

设使容易隳,再有谁可继。

我来觅幽胜,乃得理外意。

阑凭无底谷,丈尺岂可计。松头乱??,壁脚插翠气。

扶阑试小瞰,神宅欻鼎沸。

只为定力微,惹彼林涧愧。

古训衡不骑,我却自买畏。

闭眼待神归,从容问何味。

(0)

纪梦

小宴初阑罢玉笙,东风庭院好春情。

流莺啼过楼东去,一树梨花正晚晴。

(0)

晓发雷港

月暗投寒港,天明发晓途。

鹭应寻宿侣,雁已误更奴。

霞映沿汀蓼,霜枯倚岸芦。

彭郎矶尚远,隐隐一山孤。

(0)

春草杂言五首·其二

荆棘开好花,娟娟耀芳春。

罗生及周道,未尝罹斧斤。

斧斤或相加,芒刺反伤人。

朔雪贷其死,后土固其根。

人力愧孱弱,天地胡不仁。

崇冈有松柏,日日摧为薪。

(0)

小游仙二首·其一

玉京侍宴返瑶池,西母金舆九凤帏。

小队旌幢三十六,龙声马影隔云飞。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