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盖出重闉,咫尺城南园。
丹甍隐林薄,高馆抗层峦。
藤架环曲栌,槿篱缭疏垣。
开芳异金谷,野花何烂漫。
蹑梯缘石磴,旷焉俯平原。
浮云敛野色,天地为之宽。
置身百尺上,凭风修羽翰。
飞盖出重闉,咫尺城南园。
丹甍隐林薄,高馆抗层峦。
藤架环曲栌,槿篱缭疏垣。
开芳异金谷,野花何烂漫。
蹑梯缘石磴,旷焉俯平原。
浮云敛野色,天地为之宽。
置身百尺上,凭风修羽翰。
这首清代诗人陈廷黻的诗《李问樵明府招同陶子方前辈孔培生太守暨杨心裁姚仲容两大令饮城南曹氏园(其一)》描绘了一幅城南园林的优美画卷。首句“飞盖出重闉”,形象地写出一行人乘坐华丽的车盖离开城市,进入宁静的郊区别墅。接下来的诗句“咫尺城南园”、“丹甍隐林薄”和“高馆抗层峦”则描绘了园林的布局与建筑,红瓦屋脊隐于林木之间,高大的馆舍直指苍穹,显示出主人的豪奢与雅致。
“藤架环曲栌,槿篱缭疏垣”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景致,藤蔓缠绕的架子和稀疏的槿篱构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边界。诗人接着写到“开芳异金谷,野花何烂漫”,将园中繁花盛开的景象比作金谷园般的奢华,而“野花烂漫”则增添了田园的野趣。
“蹑梯缘石磴,旷焉俯平原”描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石阶蜿蜒,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广袤的平原。最后两句“浮云敛野色,天地为之宽”以自然景色烘托出心境的开阔,仿佛连天空都因之变得宽广。结尾处,“置身百尺上,凭风修羽翰”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借风抒怀,意欲振翅高飞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南曹氏园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在此畅游宴饮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
白莲花,捧世尊。左跪圣母,右拜神君。
莲花水,浴金盆。男女行照之,女为后妃男侯王。
金貂罗纨耀两行。生当踏玉阶,死当坐天堂。
谁为遣汝来,丘太师、周太师,却立那,颜东西。
授汝尺一锦牍,赤白号带两头垂。
但入上谷云中得,好儿郎,因依精兵十万骑,一一衔枚后头随。
天运好反覆,白发所谋私。
反接向市中,号呼众男女,曷不救我为。
救我死者坐天堂,生当踏玉阶。
忽有一书生,众不识为谁。
书生从何来,乃是阙下上书男子,长流关外醉卧阛阓间,夜半缚致之。
桃李种山冈,莲花种湖陂。
刺舟摘莲花,却折桃李枝。东市标,书生头。
鼓曈昽,使者輶。千金赏,万户侯。道傍跌足涕被面。
中丞封,御史转。丞相阁中三日宴。
《乐府变十九首·其十一白莲花》【明·王世贞】白莲花,捧世尊。左跪圣母,右拜神君。莲花水,浴金盆。男女行照之,女为后妃男侯王。金貂罗纨耀两行。生当踏玉阶,死当坐天堂。谁为遣汝来,丘太师、周太师,却立那,颜东西。授汝尺一锦牍,赤白号带两头垂。但入上谷云中得,好儿郎,因依精兵十万骑,一一衔枚后头随。天运好反覆,白发所谋私。反接向市中,号呼众男女,曷不救我为。救我死者坐天堂,生当踏玉阶。忽有一书生,众不识为谁。书生从何来,乃是阙下上书男子,长流关外醉卧阛阓间,夜半缚致之。桃李种山冈,莲花种湖陂。刺舟摘莲花,却折桃李枝。东市标,书生头。鼓曈昽,使者輶。千金赏,万户侯。道傍跌足涕被面。中丞封,御史转。丞相阁中三日宴。
https://shici.929r.com/shici/QxfQKdP.html
今皇帝时,治兵使者任君繇。
别驾稍迁,别驾坐府,俨若明神。
大吏畏公,小吏畏民。倭奴扬帆来,疾如冲飙。
杀掠吏士,奉首伏逃。任君当之,数折其骄。
殷殷师鼓,任君在先。鍧鍧师金,任君在殿。
止若春风,动则夏电。士女避敌走,不敢开门。
任君令开门,全活千万人。生我父母,存我任君。
入夜不宿,或昼辍飧。胄而拊循,挟纩一言。
愿与同死,不蕲独全。
贤哉我师任君,媪死不归,墨而戎绖。
慈母令子,明君良臣。辑兵持服,舍车而徒。
老弱奔走,巷哭旅呼。家斲一木,以像君躯。
天祸王室,早就奄迷。何以祠君,姑苏台西。
千秋万年,俎豆其间。
《乐府变十九首·其一治兵使者行当雁门太守》【明·王世贞】今皇帝时,治兵使者任君繇。别驾稍迁,别驾坐府,俨若明神。大吏畏公,小吏畏民。倭奴扬帆来,疾如冲飙。杀掠吏士,奉首伏逃。任君当之,数折其骄。殷殷师鼓,任君在先。鍧鍧师金,任君在殿。止若春风,动则夏电。士女避敌走,不敢开门。任君令开门,全活千万人。生我父母,存我任君。入夜不宿,或昼辍飧。胄而拊循,挟纩一言。愿与同死,不蕲独全。贤哉我师任君,媪死不归,墨而戎绖。慈母令子,明君良臣。辑兵持服,舍车而徒。老弱奔走,巷哭旅呼。家斲一木,以像君躯。天祸王室,早就奄迷。何以祠君,姑苏台西。千秋万年,俎豆其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GmssiB.html
飞燕元倾国,合德更联芳。
歌舞平阳第,膏沐温柔乡。
涏涏宫中去,双双天上翔。
露华百英粉,沉水九回香。
李文明袜练,石花凝袖妆。
金釭星列影,珠帐月齐光。
避风远条馆,沃雪浴兰房。
香汤不沾体,仙飙空引裳。
吹箫庆安世,持履冯无方。
娇爱讵终极,荣华安可常。
祸水一以浸,炎火允不扬。
莫诵伶玄传,徒令樊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