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传逊荒,今疑大师墓。
有国走苍皇,终少君人度。
雪径本天潢,掉头去不顾。
擘窠善大书,逍遥江上住。
闻昔隋王孙,布席向佛诉。
莫生帝王家,儿为帝王误。
明季贼陷藩,终以改天步。
福禄酒频斟,和尚早已悟。
行遁心摇摇,岂有神仙慕。
惠帝传逊荒,今疑大师墓。
有国走苍皇,终少君人度。
雪径本天潢,掉头去不顾。
擘窠善大书,逍遥江上住。
闻昔隋王孙,布席向佛诉。
莫生帝王家,儿为帝王误。
明季贼陷藩,终以改天步。
福禄酒频斟,和尚早已悟。
行遁心摇摇,岂有神仙慕。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世事的无常,充满了对古代帝王生活的反思与感慨。诗人通过“惠帝传逊荒”、“有国走苍皇”等句子,展现了历史人物在权力更迭中的无奈与挣扎。同时,“雪径本天潢,掉头去不顾”则暗示了某些人物在面对命运时的决绝与超脱。
“擘窠善大书,逍遥江上住”一句,既是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束缚的不满。接着,“闻昔隋王孙,布席向佛诉”表达了对帝王家族成员因身不由己而陷入痛苦的同情,进一步深化了对权力与命运关系的探讨。
“莫生帝王家,儿为帝王误”是全诗的核心,直指权力带来的悲剧与牺牲,强调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脆弱。最后,“明季贼陷藩,终以改天步”、“福禄酒频斟,和尚早已悟”、“行遁心摇摇,岂有神仙慕”等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权力、命运、超脱等主题的深入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哲理性。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
矮钉明窗,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
重阴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
青帐垂毡要密,红炉收围宜小。呵梅弄妆试巧。
绣罗衣、瑞云芝草。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
已被金尊劝倒。又唱个新词故相恼。
尽道穷冬,元来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