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风动高空,阴云压平野。
霰雪跳珠玑,历乱击疏瓦。
袖手对寒窗,寂寞如噤哑。
良朋莫相过,谁可慰怀者。
岂不念得醉,倾壶绝馀泻。
火销灯烬残,一被不踰踝。
天道无私穷,其穷则命也。
顽风动高空,阴云压平野。
霰雪跳珠玑,历乱击疏瓦。
袖手对寒窗,寂寞如噤哑。
良朋莫相过,谁可慰怀者。
岂不念得醉,倾壶绝馀泻。
火销灯烬残,一被不踰踝。
天道无私穷,其穷则命也。
这首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岁暮》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首句“顽风动高空”形象地写出强劲的北风吹过高空,紧接着“阴云压平野”渲染出低垂的乌云覆盖大地的压抑气氛。接下来,“霰雪跳珠玑,历乱击疏瓦”细致描绘了雪花纷飞,如同跳跃的珍珠,敲打在屋瓦上的动态画面,富有动态感。
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内心的感受通过“袖手对寒窗,寂寞如噤哑”表达出来,他独自面对寒冷的窗户,感到无比的孤寂和沉默。他渴望友情的慰藉,却感叹“良朋莫相过,谁可慰怀者”,无人来访,无人能解忧愁。
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岂不念得醉,倾壶绝馀泻”,然而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火销灯烬残,一被不踰踝”描绘了夜晚的凄冷,灯火微弱,被子薄得仅能盖过脚踝,暗示生活的困顿。他深感“天道无私穷,其穷则命也”,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是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岁末时节的孤独与困境,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今日东北云,景气何佳哉。
我马且勿驱,当有吉语来。
春寒欺客子,满意旗下杯。
百年耳频热,万事首不回。
卧龙今何之,有冢今半摧。
空馀乔木地,薄暮鸦徘徊。
怀古视落日,愧我非长才。
却凭破鞍去,风林生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