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笔溪》
《笔溪》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张生古狂夫,草圣称豪迈。

纵横意有得,野马御风快。

醉醒忽惊神,自以不可再。

乃知高世能,至理适有在。

况夫穷年华,朝夕精拣汰。

期兹笔溪水,色变昆崙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zhì

zhāngshēngkuángcǎoshèngchēngháomài

zònghéngyǒufēngkuài

zuìxǐngjīngshénzài

nǎizhīgāoshìnéngzhìshìyǒuzài

kuàngqióngniánhuácháojīngjiǎntài

shuǐbiànkūnlúnpài

翻译
张生他是个古代的狂放之人,书法技艺被赞为豪迈无比。
他的笔法自由洒脱,意蕴丰富,如同野马在风中奔驰,畅快淋漓。
酒醒后忽然感到心灵震动,意识到这样的才华不会再有第二次。
这才明白,超凡入圣的才能,道理恰巧就存在于这种自然流露之中。
更何况他一生致力于艺术,早晚精心磨炼,追求卓越。
期待他的作品如溪水般清澈,风格独特,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流派,如同昆仑山的雄浑气象。
注释
张生:古代人物名。
古狂夫:形容其狂放不羁。
草圣:指书法大家。
豪迈:形容书法风格豪放。
纵横:形容书法笔势自由。
野马:比喻奔放的创作灵感。
忽惊神:突然领悟到。
不可再: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高世能:超越世俗的能力。
至理:最高的道理。
适有在:恰好存在。
穷年华:一生的时间。
精拣汰:精心挑选和改进。
期兹:期待。
笔溪水:比喻笔下的流畅。
色变昆崙派:风格独特,如同昆仑山的壮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对笔溪水的赞美与自我反思。开篇“张生古狂夫,草圣称豪迈”两句,以夸张的语气形容诗人的狂放不羁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将其比作古代的狂士张绪和草书圣王羲之,展现了诗人对于笔力和文采的追求。

“纵横意有得,野马御风快”继续强调诗人的自由不羁和对文学艺术的掌握,如同驯服着野马一般驾驭风一样迅速而自如。这里“纵横”指的是书法笔触的变化,“野马御风快”则形容了诗人在创作时那份奔放不羁的情感。

然而,到了“醉醒忽惊神,自以不可再”两句,情绪却发生了转变。诗人从醉酒中清醒过来,对自己的才华和创作状态产生了自我反思,感到难以再现往日的巅峰状态。

接下来的“乃知高世能,至理适有在”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志向和深邃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于文学艺术至理的把握。这里“高世能”指的是高远的才华和能力,“至理”则是文学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最后,诗人通过“况夫穷年华,朝夕精拣汰”反思了自己的岁月匆匆,以及对于时间的珍惜和文字的选择。“期兹笔溪水,色变昆崙派”则是对笔溪水的赞美,将其比作能够变化颜色的昆崙山脉,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如同这奔腾不息、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一般,永远流传。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一位文人的自我反思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笔溪水源的赞美。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远景图·其一

芦花飞雁烟村静,一点青山波万顷。

人在孤舟唤不应,儿言客写潇湘景。

(0)

幽兰次十八兄韵六言四首·其一

宛在一人空谷,居然九畹深林。

襟袖不盈披拂,车辙无踪可寻。

(0)

还返释言·其六

尝闻曾子书,金火中外明。

圆方递含施,二景参黄庭。

天端月亏盈,宛在日之情。

谁何液浑金,坩锅置煎烹。

(0)

观棋

战伐徒形似,死生俱妄为。

争先明有法,当局自成迷。

多算非关劫,成功定出奇。

两情深海若,不比看人知。

(0)

告归郡不得请倦于将迎之劳

閒居百不忧,何事武昌游。

旦旦三江口,时时十里头。

个中都是妄,此外竟何求。

生被浮名累,将迎卒未休。

(0)

琴溪

湛湛长溪水,飞桥远近通。

客喧墟市合,仙去钓台空。

欲辨磨崖字,忽闻遵渚鸿。

僧无赞公趣,谁与论崖中。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