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二》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和劳动情景的诗歌,通过对比城市官宦子弟的舒适生活与农民辛勤劳作的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刀剑”对“犁锄”,“军乐”对“镌铴”,“田爵”对“天酥”,表现出古典诗词对形式美的追求。

开篇两句“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镌铴。”通过对年轻士兵和老农的比较,展示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生选择与命运。接下来的四句“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生动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利用。

中间两句“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酥。”意味着不论是哪个季节,都有可以收获的东西,而“一饱”则表达了一种对简单满足的赞美。紧接着,“君生纨终间,欲学非其脚。”这两句通过对比官宦子弟与农民生活的不同,强调了社会地位与个人志向、能力之间的差异。

最后两句“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权贵子弟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的嘲讽和批判,暗示他们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无知与轻视。而结尾“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则是诗人自嘲,对于自身未能深入理解农村生活的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社会关怀和对人生多样性的观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扇二十四首·其二

势凌空碧小嶕峣,秀木成阴映断桥。

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0)

题扇二十四首·其十二

春去烟光绿已齐,阴阴栏槛晓晴时。

新梢替尽残芳静,喜见馀花一两枝。

(0)

端午帖子九首·其五

朝下仙班晓景迟,步摇香认九华妃。

花藏窈窕知金屋,亭照回波在翠微。

(0)

楚妃叹五首·其三

霜满虚庭月满楼,罗帷珠箔闭清秋。

炉香烟断添银烛,谁道更深睡去休。

(0)

梦中作四首·其三

赐得渊书下太微,渊灵元已载云旗。

便从碧海方瀛去,清道鸾歌与凤吹。

(0)

送四子耜倅四明二首·其一

我家颍水著元勋,千佛名经世有闻。

汝幸题舆接贤守,益修廉节报吾君。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