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张汝庸环秀楼》
《咏张汝庸环秀楼》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人境苦尘俗,高居山水区。

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

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

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栖身于山水之间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秀楼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首句“人境苦尘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寻求心灵的净土。接着,“高居山水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选择在山水之间筑屋而居,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轩楹出岑蔚,窗户凌清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秀楼的环境之美。轩楹(即楼阁的栏杆)与山峦相映成趣,窗户则仿佛穿透了虚空,将外界的清新之气引入室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岑蔚”与“清虚”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

“左挹群木华,右眄云烟舒”则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环秀楼四周生机勃勃的景象。左侧是茂盛的树木,右侧则是飘渺的云烟,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主人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日夕有佳趣,萧爽真吾庐”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日落时分,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清新的乐趣,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里的“萧爽”既指环境的清爽,也暗含了心境的宁静与自由,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秀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未归

白岩老子城中去,骢马游人寺里来。

城外风流城里少,岩花落尽野花开。

(0)

寓升龙观时吴宗师持旨先驾至大都度滦川遂次韵赋此以寄并简顺咨先生

扈跸千官取次行,道人先踏雪泥晴。

关南日暖龙颜近,岭北风高鹤背轻。

丞相早行霜滑马,将军夜宿火连营。

一年两度经过处,惟有青山管送迎。

(0)

征妇怨

有柳切勿栽长亭,有女切勿归征人。

长亭杨柳自春色,岁岁年年送行客。

一朝羽檄风吹烟,征人远戍居塞边。

辚辚车马去如箭,锦衾绣枕难留恋。

黄昏寂寞守长门,花落无心理针线。

新愁暗恨人不知,欲语不语颦双眉。

妾身非无泪,有泪空自垂。

云山烟水隔吴越,望君不见心愁绝。

梦魂暗逐蝴蝶飞,觉来羞对窗前月。

窗前月色照人寒,迟迟钟鼓夜未阑。

灯阑有恨花不结,妆台尘惨恨班班。

半生偶得一锦字,道是前年战时苦。

一朝血杵烟薮除,腰间斜挂三珠虎。

妾心自喜还自惊,门前忽闻凯歌声。

锦衣绣服归故里,不思昔日别离情。

别离之情几青草,镜里容颜为君老。

黄金白璧买娇娥,洞房只道新人好。

(0)

题阙

郑子吾楚秀,文章焕神渊。

北望言远游,手把泗水边。

昔我识汶叟,尝闻鲁山川。

居民有淳风,古服尚宛然。

今送子复去,鸿飞冒寒天。

长河合层冰,土井无暖泉。

雪片没枯草,严风折重绵。

长歌杏坛春,俯拜阙里前。

行道各有志,韶音振朱弦。

回首郭愧台,期君步云烟。

(0)

故人

疾风巢再毁,乌鹊却飞回。

嗟我岂殊此,故人安在哉。

重遭难食厄,远冒畏途来。

莫问交疏密,交疏亦可哀。

(0)

经历司北轩外新竹房

高人例爱竹,居必置左右。

此君有雅操,凛凛岁寒后。

黑水埋荒烟,川阔多胤胄。

楚山昏瘴雨,石罅挺纤瘦。

风俗视樵苏,斤斧莫恕宥。

莲幕地深严,得所逾静秀。

青苔春雨足,黄壤潜阳透。

瑶桢扑霜粉,稚子解衣绣。

羲伯歌朱华,新绿郁滋茂。

群贤赞威德,堡障息烽候。

北轩洒苍雪,饮奕破清昼。

我本性介特,礼法以自囿。

行年涉强仕,怀玉贾不售。

何用羡此君,更积文行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