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吾楚秀,文章焕神渊。
北望言远游,手把泗水边。
昔我识汶叟,尝闻鲁山川。
居民有淳风,古服尚宛然。
今送子复去,鸿飞冒寒天。
长河合层冰,土井无暖泉。
雪片没枯草,严风折重绵。
长歌杏坛春,俯拜阙里前。
行道各有志,韶音振朱弦。
回首郭愧台,期君步云烟。
郑子吾楚秀,文章焕神渊。
北望言远游,手把泗水边。
昔我识汶叟,尝闻鲁山川。
居民有淳风,古服尚宛然。
今送子复去,鸿飞冒寒天。
长河合层冰,土井无暖泉。
雪片没枯草,严风折重绵。
长歌杏坛春,俯拜阙里前。
行道各有志,韶音振朱弦。
回首郭愧台,期君步云烟。
这首元代诗人吾丘衍的《题阙》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郑子吾楚秀,文章焕神渊”赞美了友人郑子才情出众,文章如深邃的源泉般焕发神采。接着,“北望言远游,手把泗水边”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游北方的离别之情,以泗水为背景,寓意深厚。
“昔我识汶叟,尝闻鲁山川”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提及鲁地的山水,暗示了儒家文化的渊源。“居民有淳风,古服尚宛然”赞扬当地人民淳朴的风俗和对传统服饰的坚守。然而,“今送子复去,鸿飞冒寒天”又转为现实,感叹友人离去时天气的严寒。
“长河合层冰,土井无暖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艰苦,雪片、严风和枯草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难。“长歌杏坛春,俯拜阙里前”则借孔子杏坛讲学和弟子们在阙里礼拜的典故,寄托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学问的敬仰。
最后,“行道各有志,韶音振朱弦”祝愿友人在各自的道路上追求理想,如同韶乐般激昂动人。而“回首郭愧台,期君步云烟”则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对自己未能追随其后的遗憾,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吾丘衍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绿鬓朱颜太师子,清晓彤庭拜恩旨。
一日诏领千人军,总道太师今不死。
太师勋德天下闻,遗编满架留香芸。
诗书韬略付两子,池上凤雏原不群。
伯氏才华重司玺,君也奇功著边鄙。
由来难弟复难兄,世家谁及南阳李。
居然隽爽薄贵游,凛如雕鹗横高秋。
观君骨相岂凡种,积善自古生公侯。
几许青年美声价,广坐稠谈不相下。
金门夜直分虎符,玉陛晨趋候龙驾。
白马锦衣光射人,东风满路飞香尘。
天家雨露今更渥,勉图莫负嫖姚身。
老生旧是门墙士,半世归耕本无似。
酒酣击节成短歌,万里云霄壮君志。
大才不易得,时艰良可忧。
所以古圣贤,治世怀远猷。
召公欲致政,周公勉相留。
二公心德同,俪美匡成周。
芳声播千古,人皆仰前修。
堂堂王司马,当代第一流。
以身徇国家,才气谁可俦。
方兹任经济,整顿多事秋。
如何在告中,遽尔得退休。
不知诸同列,亦曾勉留不。
昨简掌邦政,朝廷广询谋。
黄门御史言,称职惟君优。
上允即超拜,四方动欢讴。
兹闻勇退归,物议皆啾啾。
嗟予忝知己,痛惜不自由。
所惜为天下,匪为君身谋。
四方水旱多,贼盗方且稠。
须起出群才,同心运良筹。
渊衷必有在,士论终当收。
君其善养年,予未歌四愁。
《寄大司马王公度》【明·韩雍】大才不易得,时艰良可忧。所以古圣贤,治世怀远猷。召公欲致政,周公勉相留。二公心德同,俪美匡成周。芳声播千古,人皆仰前修。堂堂王司马,当代第一流。以身徇国家,才气谁可俦。方兹任经济,整顿多事秋。如何在告中,遽尔得退休。不知诸同列,亦曾勉留不。昨简掌邦政,朝廷广询谋。黄门御史言,称职惟君优。上允即超拜,四方动欢讴。兹闻勇退归,物议皆啾啾。嗟予忝知己,痛惜不自由。所惜为天下,匪为君身谋。四方水旱多,贼盗方且稠。须起出群才,同心运良筹。渊衷必有在,士论终当收。君其善养年,予未歌四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Js44hVCd.html
异草从来花别,另一般样颜色。
丛间开遍,既非红紫,又非黄白。
闲园旷野,多少黛嫩螺娇,冰盘带露侵晨摘。
磁钵放轻研,翠脂凝光泽。奇特。
最风流处,宝镜台前,绣香奁侧。
想未欣匀面,慵将填额,懒施粉饰。
且付描扇描图,底须去问倭夷国。
谁制与佳名,也端然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