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楼殿俯金山,窈窕亭台引玉泉。
羽猎连屯万虎士,水嬉齐奏六龙船。
徵歌乐选燕秦伎,听法筵参摩遁禅。
宣帝巡游甘脱屣,侍臣扈从总登仙。
崔嵬楼殿俯金山,窈窕亭台引玉泉。
羽猎连屯万虎士,水嬉齐奏六龙船。
徵歌乐选燕秦伎,听法筵参摩遁禅。
宣帝巡游甘脱屣,侍臣扈从总登仙。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王慎中对金山及其周边景致与活动的生动描绘。首句“崔嵬楼殿俯金山”,以“崔嵬”形容楼殿之高大,俯瞰金山,展现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气势。接着“窈窕亭台引玉泉”,通过“窈窕”描绘亭台的精致与优雅,而“引玉泉”则暗示着这些亭台不仅美观,还与自然水系相连,增添了诗境的生动性。
“羽猎连屯万虎士,水嬉齐奏六龙船”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规模的狩猎和水上娱乐活动,其中“万虎士”和“六龙船”分别象征着众多士兵和豪华船只,展现了壮观的场面和皇家的奢华。
“徵歌乐选燕秦伎,听法筵参摩遁禅”则转向了文化与宗教的活动。这里提到的“徵歌”、“乐选”、“燕秦伎”、“听法筵”和“摩遁禅”分别指音乐表演、精选的艺人、来自燕、秦两地的技艺、法会和禅宗修行,展示了不同文化与宗教活动的融合与交流。
最后,“宣帝巡游甘脱屣,侍臣扈从总登仙”以历史人物宣帝为例,表达了对帝王巡游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侍从们跟随帝王一同享受仙境般生活的羡慕与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金山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开元天子方承平,年年十月游华清。
游龙烂簇五家锦,玉奴姊妹俱倾城。
太常旧谱看不足,斗鸡舞马浑粗俗。
霓裳一阕天上来,三郎自按新翻曲。
贺老琵琶先定场,都昙击鼓齐高张。
绣帽金童小垂手,堂上合奏甘伊凉。
胡儿大眼何曾见,来簉膝前双舞旋。
天颜有喜分塞酥,宫花衔出昭阳殿。
龙眠老手落贵家,忽入老眼凭叹嗟。
尚嫌却后欠二笔,不写渔阳鸣鼓挝。
人生欢乐如风影,自古极衰根极盛。
后来倘有曲江公,此图合作千秋镜。
西游历剑阁,寡仆敝轮鞅。
水餐掬哀湍,林宿拾坠橡。
悲风振古木,猩鼬挟魍魉。
十步九诘盘,奇险跻攀上。
担囊偶不意,一跌堕万丈。
岷峨渺何许,注目极遐想。
穷年食外方,浮踪任漂荡。
何时御长风,振足谢笼网。
不须计三餐,迎我归苍莽。
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
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
如何短篷底,结习犹未忘。
是时水月繁,不见此夜光。
于今尚无恙,怀袖行可将。
我亦流落者,此味惯所尝。
谁能画峨堂,坐我于其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