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洞霄章耕隐》
《挽洞霄章耕隐》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黄发萧萧瘦骨清,每於谈妙见高情。

琼浆政欲分丹鼎,霞佩胡为返赤城。

白鹤归来华表在,碧桃开尽玉棺成。

师今此去哀难悼,万壑松风共此声。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洞霄章耕隐》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对逝者章耕隐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黄发萧萧瘦骨清”,以“黄发”描绘逝者年老的形象,与“瘦骨清”相呼应,勾勒出一位历经沧桑、精神高洁的老人形象。接下来的“每於谈妙见高情”,则赞美了章耕隐在谈话中展现出的高深见解和高尚情感,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与智慧。

“琼浆政欲分丹鼎,霞佩胡为返赤城。”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琼浆、丹鼎、霞佩、赤城等元素融入其中,既是对逝者生活品质的想象性描述,也是对其精神世界的象征性表达。这里通过这些美好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境界的崇敬。

“白鹤归来华表在,碧桃开尽玉棺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归去的情景。白鹤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仙人的鸟类,华表则是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标志物。碧桃与玉棺,则分别代表了生命的美好与死亡的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逝者的安息。

最后,“师今此去哀难悼,万壑松风共此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祝愿,希望其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与自由。万壑松风的意象,不仅增强了哀悼的氛围,也寓意着逝者灵魂的永恒与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颂古十九首·其十五

石火光中烂熳游,白拈临济未同俦。

掀反华岳连天黑,几个知身在御楼。

(0)

句·其二

从归青嶂里,不出白云来。

(0)

偈颂六十首·其十一

德章老瞎秃,从来没滋味。拈得口,失却鼻。

三更二点唱巴歌,无端惊起梵王睡。

(0)

偈颂六十首·其四十六

泥多佛大,水长船高。

直饶说得道理分明,也须亲到一遭。

(0)

严教授画临济请赞

喝下忽雷惊,声前休领略。

当锋啮镞时,蹉过第一著。

不在壁立处,岂向平地泊。

野水白连天,秋空飞一鹗。

(0)

偈颂六十首·其二十三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