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政天边美誉新,十行细札下严宸。
逢人政尔询司马,从俗何由借寇恂。
制胜万全端有道,折冲一点是精神。
向来鲁国多男子,此日朝家特用真。
报政天边美誉新,十行细札下严宸。
逢人政尔询司马,从俗何由借寇恂。
制胜万全端有道,折冲一点是精神。
向来鲁国多男子,此日朝家特用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宗放为祝贺好友俞某被任命为婺州左史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誉和对新任职务的期许。首句“报政天边美誉新”赞扬了俞某的新任官职带来了远方的赞誉,显示出其政治声望之高。接下来,“十行细札下严宸”暗示了俞某的才识和谨慎,能在皇帝面前书写精细的奏章。
“逢人政尔询司马,从俗何由借寇恂”两句,通过典故赞美俞某的治理才能,如同古代贤臣司马光般善于咨询谋略,又如寇恂那样能顺应民意,赢得百姓信赖。诗人强调了他的全面素质和处理政务的艺术。
“制胜万全端有道,折冲一点是精神”进一步赞扬了俞某的智谋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复杂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坚韧的精神。
最后,“向来鲁国多男子,此日朝家特用真”借用鲁国多出贤良的典故,表达对婺州人才济济的肯定,同时特别指出俞某的真才实学在朝廷中尤为珍贵,得到了朝廷的特别任用。
整首诗以赞颂为主,既表达了对俞某的个人才能的肯定,也寄寓了对新任职务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
终然葬鱼腹,终古耀文词。
千年洛阳客,作赋不无讥。
谓当弃之去,览德乃下之。
君臣本大伦,当以恩义持。
如皆轻合散,是与涂人夷。
灵均岂愿沉,深意实在兹。
傅怀终泣死,何亦拳拳为。
寒云崩腾不成雪,北风吹窗灯半灭。
病来废饮卧无眠,一夜吟诗声不绝。
南城三俊生契阔,想对寒炉掉吟舌。
留行一日谁有情,慰我与君千里别。
道长尘土疲马愁,岁晚风霜敝裘裂。
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
驱驰所幸一饱耳,士而谋食愧前哲。
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
虽然此事予不悔,昔学固知今日拙。
欲持琬琰易羊皮,玩之已久安能辍。
万端毕竟有天命,计较何须论琐屑。
劳歌无和坐达明,晓鼓鼕鼕堕残月。
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
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
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
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
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
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
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
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
嗟予有所投,痛学自藏覆。
子当慰我穷,时寄书数幅。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张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
手持明光节,六月登太行。
三晋雄中夏,朔方临大荒。
传声贤使者,父老相扶将。
控弦百万户,十年废耕桑。
但使把锄犁,自然息桁杨。
主人延阁老,别酒泛兰觞。
寄声梁谏议,欲试紫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