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渊明鬓未霜,可怜三径渐荒凉。
独馀晚节寒花在,几对清香醉夕阳。
解组渊明鬓未霜,可怜三径渐荒凉。
独馀晚节寒花在,几对清香醉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解组”这一动作,展现了他辞官归隐的生活状态。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虽已年老,但鬓发未白,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三径”,本是陶渊明归隐后庭院的小路,此处象征着隐居之地,而“渐荒凉”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接着,诗人着重描绘了隐士晚节之中的“寒花”,即菊花,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更寓意着隐士高洁坚韧的品格。菊花在秋日里绽放,不畏严寒,象征着诗人即使在晚年也保持着高雅的情操和不屈的精神。最后,“几对清香醉夕阳”一句,将视觉与嗅觉、时间与情感巧妙结合,既描绘了菊花散发出的香气,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夕阳下的菊花在与诗人共同享受这份静谧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和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岁月流转中保持自我品格的决心。
天王览万事,日昃坐承明。
甚思得奇才,指望中原平。
小吏与计偕,大夫招以旌。
结绶联翩来,屡闻开迩英。
少卑著三馆,高者登九卿。
朝廷非不用,功业竟何成。
岂其有所怀,闭口且吞声。
岂其有所畏,捩手恐覆羹。
吾伤风俗衰,视此天下衡。
莫计事可否,但随意重轻。
虽复建良法,因兹无由行。
念予卧龙底,二年饱躬耕。
世故已熟观,见君勿屏营。
要陈治安策,剀切如贾生。
愿无似扬雄,词赋称西京。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
暮年乃去国,持节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
悽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首所仰怀。
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
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