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湖中爽气多,南风叠叠捲长波。
渔人舟楫冲蘋藻,游女衣裳揽芰荷。
脍切银丝尝美味,腔传金缕换新歌。
使君用意仍深远,即此光华岂灭磨。
夏月湖中爽气多,南风叠叠捲长波。
渔人舟楫冲蘋藻,游女衣裳揽芰荷。
脍切银丝尝美味,腔传金缕换新歌。
使君用意仍深远,即此光华岂灭磨。
这首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东湖四景为大尹本斋王侯赋四首(其二)》,描绘了夏日东湖的美景与生活情趣。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清爽之气、南风的轻柔与波浪的起伏,以及渔人与游女的生动场景。
首句“夏月湖中爽气多”,点明时节与地点,夏日的湖面,空气清新宜人。接着“南风叠叠捲长波”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出微风轻拂水面,波浪层层叠起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渔人舟楫冲蘋藻,游女衣裳揽芰荷”两句,将镜头转向湖中的人物活动。渔人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划动船桨,穿梭于水草之间;而游女则身着轻盈的衣裳,在湖边采摘菱角与荷花,一派和谐宁静的生活景象。
接下来,“脍切银丝尝美味,腔传金缕换新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美食与音乐。鱼肉细切如银丝,品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而人们在欢聚时,以金缕为弦,唱出新歌,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后,“使君用意仍深远,即此光华岂灭磨”两句,表达了对主人用心良苦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好时光的永恒与不朽。使君(即主人)的用心不仅体现在眼前的美景与欢聚之中,更在于他所营造的和谐氛围与深厚情感,这份光华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磨。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湖景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
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
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
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
悲蛬满荆渚,辍棹徒沾臆。
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
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
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不敢淮南卧,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往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
水归馀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雪羽䙰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
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
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
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
高才淹礼寺,短羽翔禁林。
西街居处远,北阙官曹深。
君病不来访,我忙难往寻。
差池终日别,寥落经年心。
露湿绿芜地,月寒红树阴。
况兹独愁夕,闻彼相思吟。
上叹言笑阻,下嗟时岁侵。
容衰晓窗镜,思苦秋弦琴。
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
何以报珍重,惭无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