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药曾培植,携来西域船。
高枝成宝盖,清影散诸天。
虞苑流阴远,唐朝得法先。
自从卢祖悟,色相总非禅。
智药曾培植,携来西域船。
高枝成宝盖,清影散诸天。
虞苑流阴远,唐朝得法先。
自从卢祖悟,色相总非禅。
这首清代林氏的《菩提树》描绘了一棵智慧之树——菩提树的故事。首句“智药曾培植”暗示了这棵树可能与佛教中的智慧和灵性有关,智药可能是一位高僧或人物,他曾在西域种植此树。"携来西域船"进一步强调了树的来历不凡。
"高枝成宝盖"形象地描绘了菩提树的繁茂,枝叶如宝盖般华美,象征着佛法的崇高和庄严。“清影散诸天”则写出树影洒落天空的景象,寓意其精神影响深远。
"虞苑流阴远"将菩提树与古老的皇家园林虞苑相联系,暗示其历史久远,光阴流转中仍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唐朝得法先”则点出此树在唐代已受到佛法的熏陶,成为传播佛法的先驱。
最后两句“自从卢祖悟,色相总非禅”揭示了诗人对菩提树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佛法超越了外在形式,卢祖(可能指某位禅宗大师)已经领悟到这一点,这棵树的存在并非仅仅为了展示色相,而是寓含着深刻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菩提树为载体,表达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和内在的哲理,富有禅意和历史感。
荀氏有八龙,君家少其一。
七星看伴月,承欢同绕膝。
顷岁月光掩,伤春集正刻。
客秋一星沈,夺锦编又勒。
孟郊哭子哀,写怀曾纵笔。
父子有天性,情固难自克。
不才且酸辛,矧乃才俊逸。
吾谓君莫悲,君门方盛极。
有子总师干,有子勤吏职。
群季亦闻人,诗书状行色。
兰桂满庭前,英英并秀出。
君更寿而康,等身勤著述。
天地无全美,三多况已得。
达哉漆园叟,彭殇皆俦匹。
释氏重真性,久存非物质。
尼山有至言,闻道死何恤。
修短有定分,奈何自恻恻。
老我颓唐甚,思抽惭乙乙。
一言聊慰君,色空傥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