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弃国如弃瓢,山中独坐风萧萧。
今我耽书好种树,虎谷棠陵未寂寥。
我有知心在南海,壶公名药长自采。
安得羽化相飞攀,笑弄沧溟歌欸乃。
昔人弃国如弃瓢,山中独坐风萧萧。
今我耽书好种树,虎谷棠陵未寂寥。
我有知心在南海,壶公名药长自采。
安得羽化相飞攀,笑弄沧溟歌欸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首句“昔人弃国如弃瓢”,以“弃瓢”比喻古人放弃国家,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人物面对国家命运时的无奈与决绝。接着,“山中独坐风萧萧”一句,通过描写山中孤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今我耽书好种树”转而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沉迷于书籍,热爱植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也暗含了对过去繁华与现实孤独的对比。接下来的“虎谷棠陵未寂寥”,进一步强调了尽管环境看似荒凉,但诗人的内心世界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没有被外界的变迁所消磨。
“我有知心在南海,壶公名药长自采”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远方知己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界的热爱。他不仅在精神上找到了寄托,还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对自然的尊重与探索。最后,“安得羽化相飞攀,笑弄沧溟歌欸乃”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与理想中的朋友一同飞翔,畅游于广阔的海洋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抒情之作,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玉田有山曰小泉,泉鸣石罅流涓涓。
寻幽那惜双足茧,约客携酒登山颠。
石笋玲珑竞奇秀,水花觱沸争洄漩。
枕流便倚苔磴卧,烹茗欲借云腴煎。
朅来五载住河朔,巾车日苦风沙扑。
何当眼底见清流,为我半生洗尘浊。
主人爱客呼醽醁,落日衔山欢不足。
醉中枨触旧名心,三十男儿还刺促。